
點此閱大尺寸圖 (1280px width)
哥多華清真寺 唱詩班的座位, 哥多華, 西班牙
Cordoba mosque, Cordoba, Spain
Canon EOS 5D Mark II
Canon EF 24-105mm F4L
沒寫錯, 這是清真寺, 西班牙很多教堂是清真寺改建, 也有很多清真寺是教堂改建. 哥多華(Cordoba, 或譯為哥多巴)這座清真寺教堂是其中最經典的之一, 兩種風格混搭, 龐大、精緻、豐富. 看下圖便知道這也是清真寺...
上面這張照的爆爛, 太多觀光客了, 等不到拍的時機, 後來就沒機會重拍.

點此閱大尺寸圖 (1280px width)
哥多華清真寺, 哥多華, 西班牙
Cordoba mosque, Cordoba, Spain
Canon EOS 5D Mark II
Canon EF 24-105mm F4L
這是耶穌畫像裡少見如此活潑平民化的作品, 出現在大教堂更屬難得. 畫風似乎有點像是拜占庭風格, 沒有立體觀念, 卻又不像傳統拜占庭壁畫那樣人物都排排站, 我也不清楚.
下圖可見臉部細節:
上圖是Alcázar裡的彩繪玻璃, 聽說都是未經修改的原作. 如果現場看過, 我相信會認同這張的色彩質感表現, 幾乎跟臨場肉眼觀看沒有甚麼差別. Canon 5D Mark II, 讚!
[心得] 藝國風華 - Spain 2009 (14) - 完結篇
[心得] 藝國風華 - Spain 2009 (13) - 其他4
[心得] 藝國風華 - Spain 2009 (12) - 其他3
[心得] 藝國風華 - Spain 2009 (11) - 其他2
[心得] 藝國風華 - Spain 2009 (10) - 其他1
[心得] 藝國風華 - Spain 2009 (9) - 高第
[心得] 藝國風華 - Spain 2009 (8) - 阿爾罕布拉宮
[心得] 藝國風華 - Spain 2009 (7) - 文藝
[心得] 藝國風華 - Spain 2009 (6) - 佛朗明哥
[心得] 藝國風華 - Spain 2009 (5) - 鬥牛場
[心得] 藝國風華 - Spain 2009 (3) - 簡史
[心得] 藝國風華 - Spain 2009 (2) - 前言
[預告] 藝國風華 - Spain 2009 (1)
.
8 則留言:
同事介紹了來看,上個月才跟妻小從西班牙回來,很欣賞你的照片風格,同樣這兩個教堂就拍不出你的視野。
有沒有可能在這邊請教你,第一張照片我幫我老婆也在那裏拍過,很失敗,沒想到用這個位置構圖,怎麼照都給他模糊,要不就反差太大,看你光圈用F4,快門1/20(手真穩),景深卻可以這麼清楚,你能不能提示一下為什麼選用這樣的光圈快門? 不是把ISO調高一點好?
多放點照片上來吧!
[Key Man]
謝謝鼓勵.
要回答你的問題我還做了一番功課. 的確, 我以前在這種情況預設的ISO會是400, 這次我嘗試使用Auto的ISO設定, 5D Mark II幫我選了ISO 160, 快門1/20sec.,如果鏡頭沒有防手震, 這張極可能模糊. 光圈選F4.0是有點不得已, 還好廣角端景深還算充足, 最好還是用腳架, 細縮光圈多一些, 不過跟團出國沒勇氣帶腳架.
另外你講的反差, 我的對焦與測光點是在唱詩班座位的上方黃色光亮處, 然後EV-2/3, 希望畫面左上方亮部不要曝光過度喪失太多細節. 但如果把人擺在前面照相, 那裏幾乎沒有甚麼光源, 因此照起來不是與背後反差太大, 就是強制閃燈照起來容易生硬, 因為你使用廣角端強制閃燈, 相機不知道畫面裡有人的機率很大(人體回彈光亮太少), 所以你很可能需要做閃燈的曝光補償控制.
這是我的猜測, 供參考!
這樣啊,聽起來給他有點複雜。 那安怎你降低曝光補償,座椅的部分不會很暗呢,我的照起來都比黃光部暗很多?.....怪哉
(因為Nikon跟Canon的CMOS差異?)
[Key Man]
我想跟Nikon/Canon無關. 畫面中有中間調, 高亮部與陰影部, 我想我對中間調測光是標準作業程序. 重點只在感光元件對高光的容忍度比低光要低, 所以寧可稍微曝光不足, 也不願曝光過度, 那就是為何我會曝光補償EV-2/3, 而不是反向增加曝光.
同一張照片, 我拍攝時保留了陰影部位的細節, 到電腦上使用Canon的RAW處理軟體DPP, 控制高光部位與陰影的output level, 如果品質可以接受, 就可以輸出JPEG檔, 如果還不夠, 就可能調整曝光值輸出成為兩張JPEG照片, 再到PS上合併.
上述的做法適用在沒有人的照片上, 如果把人放進去, 曝光不足的膚色即便調整output或是曝光值, 通常膚質也都很差, 甚至有點可怕. 所以如果在那邊非要照人不可, 就不要太在意背景品質, 除非你大陣仗的帶了大型的多重光源. 簡單一句話--那裏不是照人像的好地方. 個人觀點啦.
我超愛你的第4、7,這顏色怎麼拍?也有後製嗎? 第6張好可愛~ 1、3也很讚耶,看大張圖好像人就在那裏呢!
Thanks! 你講的那幾張我自己也喜歡. 那樣的色調沒有後製的成分, 5D Mark II使用Landscape模式就有這種表現, 我覺得這實在是一台了不起的相機. 當然囉, 還要用的人知道這樣拍, 我偷偷觀察, 當時站在那個角度拍的人很少, 別人看我拍還有點不屑的神情勒, 哈哈!
我這次照得像個老實的觀光客, 沒有甚麼驚喜之作, 老朋友不嫌棄, 更是點滴在心.
不是變老實,是變的更成熟了吧,呵呵~
沒想到如此之複雜,有機會在跟你多請教!
[Key Man]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