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

[心得] 天堂波斯 - 伊朗2008 (下)

[Best view with 1280px or higher horizontal resolution]

IMG_3563x560-2
懋凡歐莫克清真寺內牆
攝於喀曼夏(Kermanshah)

那時的陽光被雲層遮蔽, 偶而露出三、五秒鐘就消逝, 但我知道陽光透過彩繪玻璃投影在伊朗的清真寺有這樣的色澤, 放棄聽講撐著相機苦等了好幾分鐘...










特別說明
這篇文章裡很多照片經過縮小效果差很多, 部分的照片只有觀看大圖才能真正觀賞細節, 但是大圖下載時間較長, 因此我在部分照片的"點此閱覽大圖"前面加註兩個**, 如果看見"**點此閱覽大圖", 代表MUST SEE! 就是我推薦一定要看的大圖, 其餘的就看個人喜好.




接著要談驚天動地的卡巴拉之役(the Battle of Karbala)

如在(上)集所說, 回教先知默和莫德的養子阿里(Ali), 都是什葉派回教徒公認的宗教領袖, 阿里的兒子Hussein(胡珊)(或拼為Husayn), 則是這個神聖地位的繼承人. 但是遜尼派的人既已不認同阿里為默和莫德繼承人, 當然也不會認可胡珊為宗教領袖, 甚至爭議越來越烈, 終於在卡巴拉(現今伊拉克境內)發生慘烈的大事.
IMG_3450x600
Hussein的畫像, 攝於伊朗某餐廳.

先知默和莫德以及養子阿里(Ali), 被什葉派尊為合法的宗教領袖, 稱為第一代與第二代伊瑪目(Imam), Hussein(or Husayn)(胡珊)就被公認為第三代的伊瑪目. 在伊朗境內我看不到其他伊瑪目的畫像, 只有Hussein的, 因為他的地位太特殊.... 他在卡巴拉之役被擁護Umayyad Caliphate的遜尼教派軍隊攻擊斬首身亡.

這場戰爭非常血腥, 在Hussein身旁的什葉教徒勢孤力單, Hussein身邊的將士盡皆戰死, 根據Wikipidea上面的解釋, 連Hussein自己都要戰鬥. 此役據傳死傷超過5000人, 被俘虜的共計123人. (想了解這部份一定要點這張圖下方的"點此閱覽大圖")
IMG_3544x560
**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1280px)
懋凡歐莫克清真寺(伊瑪目三世紀念館)牆上彩繪壁磚
攝於喀曼夏(Kermanshah)

上圖放大來看, 上方是遜尼派進攻的軍隊, 右下角有很多蒙面黑衣代表Hussein的家屬, 蒙面代表聖人(Holy Man), 只要是伊瑪目(Imam)的家屬就是聖人, 聖人皆不畫出臉面, 以面紗或是光芒代替.
圖的下方有很多無頭屍體, 那就是戰死被斬首的什葉派將士.
左下、左中、正中間各有一位蒙面的聖人, 如果我沒記錯這三個人應該都是Hussein. 再放大來看:
IMG_3546x600
圖中間是伊瑪目三世Hussein, 抱著他臨死的哥哥. 右下角帳篷內躺著一個頭上有光芒的聖人, 此人就是伊瑪目四世, 卡巴拉戰役時他剛好臥病在床, 逃過大劫.
Hussein身邊眾人皆亡後, 他單槍匹馬殺入敵軍, Hussein的頭在血雨中落下之後, 生還的女人跟小孩都被帶到Umayyad Caliphate國王面前.

消息一傳出, 回教世界震盪. 什葉派教徒搥胸頓足, 齜牙裂嘴, 痛哭流涕, 然後又齜牙裂嘴, 立誓要為伊瑪目三世報此血海深仇.
果然, 如下圖, 什葉派的軍隊出兵追緝殺害Hussein的軍隊, 圖的右邊是什葉派的將軍, 描繪他們抓到遜尼派的兇手軍隊, 殺的殺剮的剮, 連烹帶煮, 痛加報復. (下圖要放大看才清楚)
IMG_3541x560
**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1024px)
懋凡歐莫克清真寺(伊瑪目三世紀念館)牆上彩繪壁磚
攝於喀曼夏(Kermanshah)



這血沉的卡巴拉之役發生在西元680年的十月9號或是10號, 已過了一千多年, 什葉派教徒依舊悔恨無法保護自己的宗教領袖, 他們在清真寺祈禱的時候, 會拿一塊石頭, 跪拜時以額頭碰觸此石 (遜尼派則以頭部直接碰觸地面), 型狀如下圖(也有成長八角型), 這石頭的成分來自卡巴拉一帶的岩石, 就是要永世不忘這一天. 這是遜尼派回教國家看不到的不同之處.


現今兩派已經不再那麼劍拔弩張, 我想仍存有一些矛盾, 但對西方的態度是一致的.





十二位伊瑪目(Imam)
什葉派合法認可的精神領袖稱為伊瑪目(Imam), 就是Leader的意思. 但是從西元600多年到現在只有12位伊瑪目, 因為第12位伊瑪目Mahdi在西元878年在伊拉克境內人間蒸發, 他們相信這位伊瑪目回到人間的那天, 會有先知耶穌(在回教世界裡基督教上帝之子耶穌Jesus是一位先知)陪伴其側, 那日到來的時候, 這個世界會回歸平靜與正義, 而且整個世界都會是伊斯蘭的世界.
什葉派認為只有伊瑪目有資格解釋(interpret)可蘭經. 已逝的柯梅尼死後也被封為伊瑪目, 但是他跟莫和莫德沒有血緣關係, 所以只是類似名譽董事長的那種伊瑪目頭銜.



說到柯梅尼, 這位推翻親美的巴勒維, 發動所謂回教革命的統治者, 在伊朗也是頗具爭議. 年長者認為他是民族救星, 回教法統的繼承者, 但他的紀念清真寺已經蓋了十幾二十年了, 還沒蓋完成, 工程進度拖拖拉拉荒廢著. 因為伊朗越來越多的人覺得他所帶來的回教革命, 其實把伊朗帶回封閉保守的世界, 與西方敵對隔絕, 也帶來貧困與落伍. 巴勒維的時代女孩子在德黑蘭是可以穿迷你裙上街的, 伊朗貴為全球第二大石油藏量國百姓卻只能享有均貧. 他們思量著此人的功過, 雖然到處都是他的照片與當今宗教領袖荷梅尼掛在一起, 但是已經明顯喪失神格化的地位.
伊朗人告訴我, 他們現在最想要的, 是享有更多的freedom.
IMG_3272x460
柯梅尼(Ayatollah Khomeini)的大型建築牆畫像
攝於德黑蘭街頭

柯梅尼去世, 按什葉派規定48小時內必須下葬, 但當時萬民上街阻靈, 捨不得他, 眼看48小時時限快到, 靈柩卻是寸步難移. 結果某個天縱英明的傢伙居然靈光一閃, 建議用直升機把柯梅尼的靈柩空運到安葬地, 大家紛紛一致認同此計甚妙, 果然萬民聚集媒體蜂擁, 仰看柯梅尼空運風光下葬大典. 結果快要下降的時候, 直升機出了某種問題, 柯梅尼的靈柩從天摔落, 砸在地上四分五裂, 遺體摔出在外, 還砸死一些群眾.



再看清真寺.
Esfahan(伊斯法罕)的伊瑪目廣場有兩個很有名的清真寺, 一個是國王的藍色清真寺, 一個是柔特菲拉清真寺, 又稱皇后清真寺. 國王清真寺很宏偉, 但皇后清真寺非常漂亮而且神奇.
下圖是皇后清真寺內部從下往上看, 寺頂圓拱會透一道光下來, 這不稀罕, 神奇的是這道光芒只要太陽出來, 它的角度是不會隨時間改變的! 介紹的內容說圓拱的圖騰如孔雀peacock一般. 我當場看了半天, 哪有什麼孔雀, 連雞鴨鵝也不像, 正準備要開罵....
IMG_2989x560
**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1280px)
柔特菲拉清真寺
攝於伊瑪目廣場, Esfahan(伊斯法罕)

大部分的遊客一開始也看不出孔雀在哪, 還懷疑peacock這個字是不是自己記錯了單字. 看下圖就知道:
IMG_2989UpSideDownx560
把上圖up side down, 看到孔雀了嗎?





另外一個清真寺...

IMG_3581x560
**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2048px)
第六代的伊瑪目的孫子的清真寺的壁飾
攝於蘇丹尼葉古城







IMG_3587x600
** 點此閱覽大圖(Height 2048px)
第六代的伊瑪目的孫子的清真寺的壁飾 (右下角就是陵寢)
攝於蘇丹尼葉古城







IMG_3585x560
**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1024px)
第六代的伊瑪目的孫子的清真寺的頂拱裝飾
攝於蘇丹尼葉古城







IMG_3591x560
第六代的伊瑪目的孫子的清真寺的頂拱弔燈
攝於蘇丹尼葉古城







IMG_3565x600
** 點此閱覽大圖(Height 1024px)
懋凡歐莫克清真寺內牆壁畫
攝於喀曼夏(Kermanshah)

上面這張是兩張照片合成的, 細看大圖就會發現一大堆破綻, 我不打算細修, 連粗修都懶, 重點是內容, 不是這些枝節.
有人曾問我, 如果要照的部份明暗差異很大, 但希望照片都看的清楚, 怎麼照. 我的想法是... 如果差異不是太大, 取中間曝光值, 回來用Photoshop調整勉強可接受. 但是如果明暗差距大到某種程度, 這樣做是不可行的, 因為曝光過度或是嚴重的曝光不足的地方, 細節都會喪失, 不可能靠後製來補救. 上面這張照片也面臨這種兩難, 左下角有窗格的壁畫很亮, 又想要表現彩繪玻璃投影在牆上的彩暈(很暗), 如果左下角曝光正確, 圖片最上方的彩暈就會黑壓壓看不見. 如果上方彩暈曝光正確, 左下角就曝光過度, 亮到完全失去可辨識的細節. 所以當時我就針對這兩部份進行測光, 以同樣的構圖照兩張不同的曝光值, 確保兩部份都曝光正確, 再用電腦合成. 由於是手持拍攝, 合成需要一點技術, 如果當時有三腳架, 合成就變的輕而易舉. 供攝影初學者參考. 有更棒的或更簡單的方法也請分享給我.





IMG_3578x600
第六代的伊瑪目的孫子的清真寺的外牆
攝於蘇丹尼葉古城

上圖是關公當年攻打曹操, 結果迷路跑到西域波斯這邊, 人疲馬困, 想要喝點小菜吃點小酒, 盧了半天當地人只給他一本可蘭經叫關公不要喝酒, 關公掩面頭暈的樣子被畫了下來.
以上純屬胡扯, 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典故, 聽說是以前的台灣團覺得很像關公, 一說大家就哈哈大笑紛紛照相, 我也不落人後.








回教
去了幾個回教國家了, 你說我懂回教了嗎? NO, 如果把我丟進國小一個班級, 要我3分鐘內讓小朋友聽懂什麼是回教, 我行嗎?
我一直不了解, 從我們的觀點, 這樣一個多束縛且嚴格的宗教, 為何會有這麼多人擁抱它, 不管我認不認同, 它畢竟是全球現今第一大宗教.
它宣稱, 它會帶來更好的世界. 我觀察, 某些方面的確如此, 比如說社會犯罪率就很低, 而比我們不如的物質生活, 卻比我們陽光快樂, 從容面對艱苦的環境. 對我們來說, 宗教似乎比較強調救贖, 或是解脫, 回教則更像是一種生活. 我看到的回教徒, 往往虔誠到令人動容. 縱然有部份回教徒到了外面的世界就大肆縱欲狂飲, 但是也有更多的回教徒做得到很難的"慎獨"功夫. 在外頭, 伊朗人對我們外來人好奇的不得了, 進了清真寺, 從來沒有人過來跟我說上一句話.
我們台灣旅客是很愛照相的, 什麼都照. 進了清真寺, 都是下巴一抬, 然後掉下來, 然後拿起相機就開始狂掃. 我ㄧ開始也是這樣, 而且我還八成是最過分的那個. 但是後來我就不這麼做了, 我發現伊朗人很內斂, 不高興不會明顯表露. 他們必定覺得我很無禮. 甚至我聽說女生那邊逛清真寺曾經被一個老太太全體趕出去. 他們會把我當作觀光客原諒我在清真寺的行為, 但是我發現我這麼做, 不但無法了解回教的深沉世界, 急吼吼也照不到好的照片, 只顯得自己輕挑無禮, 絲毫不尊重別人的聖地. 於是我進清真寺的時候, 我學會把相機的鏡頭蓋上. 我向靠近我並注視我的人點頭致意, 在角落觀察他們, 慢慢的看清真寺的內飾. 這時候, 開始照相, 十張之內就覺得滿意, 而且贏得友誼.

照像, 有時候反而矇蔽了我的眼睛.





IMG_2029-2-2
星期五清真寺內雕刻維護清真寺的男人
攝於Yazd(亞茲德)




IMG_2478x560
**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1024px)
**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2048px)
某某清真寺(名稱忘了)
攝於Shiraz(色拉子)





IMG_2484x560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1024px)
某某清真寺(名稱忘了)
攝於Shiraz(色拉子)




IMG_2914x600
** 點此閱覽大圖(Height 1024px)
壁畫, 阿巴斯(Abbas)大帝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交戰
攝於四十柱廳, Esfahan(伊斯法罕)


阿巴斯大帝(Shah Abbas the Great)是薩非王朝(Safavid Dynasty, AD 1502-1736)最鼎盛時期的明君. 首都就設在Esfahan(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古波斯文就是"軍隊"的意思, 代表有很多軍隊駐紮於此, 後來逐漸形成都市. 阿巴斯想恢復波斯帝國的榮耀, 擊敗鄂圖曼土耳其與印度等國, 在藝術上有很高成就, 他的國都伊斯法罕, 在十六世紀法國詩人以"Half of the world(世界之半)", 來形容Esfahan的繁華盛世, 因而名噪世界. 市中心的伊瑪目廣場(Meidan Imam)是全世界僅次於天安門廣場的第二大廣場, 被列為世界遺產. 要逛這個廣場, Lonely Planet有兩天跟四天的徒步行程幫讀者規劃, 可見端倪. 它的建築與藝術是伊朗的古文明最耀眼的寶石.





IMG_3265x600
玻璃燈具, 西元10th世紀
攝於德黑蘭水晶及陶瓷博物館



好幾千年前波斯人就會製造玻璃, 透明的彩繪的都有.



IMG_3257x560
玻璃香水瓶, 西元11th~12th世紀
攝於德黑蘭水晶及陶瓷博物館







IMG_3628x560
計程車, 攝於德黑蘭, 車上拍攝
車牌顯示正港的"阿拉伯數字", 世界通用的1,2,3...是印度數字, 去印度玩的時候印度導遊大力更正這個觀念, 到伊朗的時候領隊大聲疾呼泰姬瑪哈陵是伊朗人設計的, well.... very interesting!






IMG_3677x460
團體裡活力充沛的老先生, 被熱情的小朋友包圍爭相照相
攝於德黑蘭






Welcome to IRAN!

Lonely Planet出版的IRAN裡有一張照片, 一群頭戴白巾的小女生在鏡頭前開朗的笑著, 照片的圖說寫:"Experience the friendly openness of Iranians in Tehran". 到了伊朗, 才發現這根本是輕描淡寫, 她們鮮少看到外國人, 看到遊客簡直是瘋狂, 沒錯, 瘋狂!
她/他們很快的拿出相機, 拼命猛拍, 我們的人也拿相機, 批哩啪拉互拍成一片, 然後沒相機的小朋友大叫: "pitch me pitch me..." (picture me的意思), 亂繃亂跳, 還會互搶鏡頭, 尖叫大笑, 把你團團圍住, 每個人都在尖叫, 我完全聽不見我說的話... "Hello! Hello"..."Where are you from?"..."What's you name?", ""Pitch me! pitch me!"....三五個人同時在自我介紹... 瘋狂到最後"I LOVE YOU"就出籠, 有時候我還要幫她們注意免的被警車撞到.

在那邊有數不清的人跟我說過: "Welcome to IRAN". 可是請相信我, 那些樂到歇斯底里的小朋友如果跟你說: "Welcome to the Earth!", 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你在他們眼裡跟外星人一樣稀奇. 雖然是陳腔濫調, 但是我建議你還是選好你的回答, either是: "Hello my friend....i come in peace.", or "I will kill you ALL." Just kidding.


直到伊朗, 我才知道當金城武是什麼滋味, 唉....

註: 到那邊, 如果你想低調, 女性可以用黑色包的跟當地人類似. 但是如果你希望體驗他們的熱情, 你就不需要模仿她們, 盡量的用自己的色彩, 自己的綁法去包裝自己. 有時當地人會嘲弄妳, 會笑話你, 別理會就好. 吸引人的就是相異之處, 相同的穿著打扮誰感興趣呢?







Are you Chin?
到那邊, 很多人會問你, "Are you Chin(清)?" Chin就是中國人, 字音源自清朝. 如果問你, 你要回答是或不是呢?
我不知道你要怎麼答, 不過我到目前為止, 還沒發現台灣團有人會回答Yes, 不管政治立場為何. 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 也許算是少數不分藍綠的吧.








IMG_3707x560
遠處排隊的小朋友
攝於德黑蘭


IMG_3715x560
遠處排隊的小朋友
攝於德黑蘭


IMG_3390x560
(可能是)庫德族的小朋友, 需要當地大人的指揮才能乖乖照像, 而不會全體衝向我
攝於蘇丹尼葉









波斯人的特質
* 優雅. 從老人到小孩, 從女人到男人, 從白領到藍領, 就是天縱優雅
* 由天. 凡事不強求, 60分的努力, 其餘天決定.
* 一團. 幾乎從不排隊, 都是擠成一團, 但也不大會插隊
* 敬老. 我在飛機接駁車上讓座給當地一位老人, 有三四位男士遙遙向我點頭
* 樂觀. 凡事樂觀看待, 有時很陽光, 有時不懂得要有plan B! 有時實在太樂觀, 你看柯梅尼...唉呦, 暈!
* 狡獪. 別讓伊朗人溫柔敦厚的舉止給完全矇蔽.
* 散漫. 有時三樓等是四樓(跟G, 1F無關), check-out旅館key-card沒歸還也不知道, 班機很少準時




IMG_3135facts
攝於三十三拱橋, Esfahan(伊斯法罕)


去伊朗如果不是春天, 當地人會要你春天的時候一定要再來. 聽說秋天楓葉也很美, 所以春秋兩季最適合, 我去的算是冬末, 是最醜的時候, 哇哈哈哈哈哈, 照像普普拿到免死金牌!




IMG_3835x460
波斯Canon店, 攝於德黑蘭/車上
(不是刻意構圖如此, 照的時候車子忽然煞車了!)





IMG_3659x450
波斯遊覽車的助理休息室







IMG_3756x516
波斯少女, 攝於德黑蘭







IMG_2705x560-2
波斯瓢蟲, 攝於色拉子某餐廳戶外餐桌


這也是波斯, 那也是波斯, 反正都是波斯!


IMG_3839x560-2
一張海報, 攝於德黑蘭機場海關檢查站之後 (但願上面寫的不是"笨蛋! 禁止攝影!")
以此照片為我的天堂波斯 - 伊朗2008做封印.




這真是個美如天堂的國家. 我的朋友90分曾說...旅行的意義, 在發現生命的美好. 我的此行更單純, 我尋訪古波斯, 卻找到真正的伊朗. 旅行的意義, 有時可以回歸到學習的初衷: understand.





資料來源:
* IRAN, 4th Edition, ISBN 1-74059-425-8, published by Lonely Planet
* 世界遺產協會雜誌 - 波斯文明大旅行
* Wikipedia
* 旅行團領隊與導遊


[心得] 天堂波斯 - 伊朗2008 (上)
[心得] 天堂波斯 - 伊朗2008 (中)

2008年3月16日 星期日

[心得] 天堂波斯 - 伊朗2008 (中)

[Best view with 1280px or higher horizontal resolution]

IMG_3045x600-2
水中的清真寺倒影
攝於伊瑪目廣場, Esfahan(伊斯法罕), Iran



伊朗無論男女老少, 相貌極美的甚多. 要說這個之前, 必須先介紹這張照片:
IMG_3198x560
陶製容器(Rhyton), 西元1000年前
攝於德黑蘭國家考古博物館

在這個正經八百的博物館看到這隻鹿的表情, 真的是笑到翻.
不過...這大概是我看到伊朗美女的表情吧!





特別說明
這篇文章裡很多照片經過縮小效果差很多, 部分的照片只有觀看大圖才能真正觀賞細節, 但是大圖下載時間較長, 因此我在部分照片的"點此閱覽大圖"前面加註兩個**, 如果看見"**點此閱覽大圖", 代表MUST SEE! 就是我推薦一定要看的大圖, 其餘的就看個人喜好.


我第一次發現女人可以美到讓人忘記禮貌的目迎目送是在土耳其, 走在伊斯坦堡的廣場, 冷不防一抹黑煙(回教女子通常外出都是全身黑布包裹)飄過身邊, 黑色中一抹雪白彎月的臉龐, 深邃的輪廓, 捲俏的睫毛, 寶石般閃耀的眼眸, 完美的鼻樑, 墜著一口朱唇, 靜靜無聲的滑過眼前, 真的是大白天平地一聲炸雷, 閃電直劈而下. 愣了一會, 跑去問她可否照張像, 她一臉堅毅的表情, "NO!", 又是大白天平地一聲炸雷, 閃電直劈而下.


波斯人屬亞利安人, 西元七世紀阿拉伯人征服波斯, 徹底的改變了波斯的文明, 但是波斯人認為阿拉伯人是沒文化的游牧民族, 因此非常不喜歡別人將他們跟阿拉伯人的人種閃族混為一談. 波斯人輪廓鮮明, 身材並不特別高大, 由於國家幅員遼闊, 其實人種相當多, 不同地區的百姓看起來差異很大, 有時也無法細分, 比如西北邊很多庫德族人, 長相與亞茲德、伊斯法罕城市的人就有明顯區隔.


IMG_2550-2x642
點此閱覽大圖(Height 800px)
波斯少女, 攝於Persepolis(柏斯波利斯), Shiraz(色拉子)

還記得在(上)集中說伊朗是什葉派的回教嗎? 在拍攝當地的人這件事情上宗教的派別成為最重要的關鍵. 什葉派跟遜尼派的另一個重大的差異, 就是對人像的存廢, 遜尼派(如土耳其、埃及之多數)是不容許人像的崇拜的, 不但現代的建築裝飾一概不允許有人像的存在, 對千百年的古跡雕刻上的人臉, 大量的予以破壞, 當然包括古埃及時代的各個雕刻. 什葉派雖然也是不會有人像崇拜, 但是對人像的容忍度就明顯寬大許多, 古蹟上的人像雕刻或室內畫作, 能夠比較完整的保存. 這個差別表現在老百姓對拍照的態度, 遜尼派國家對遊客拍攝他們是傾向防衛與拒絕, 比較保守的人甚至會覺得憤怒. 因此請求照相往往遭拒, 只有在大都市比較西化的地方, 像是伊斯坦堡, 比較能遇見大方的微笑. 什葉派的人對拍照就不那麼拘謹了, 他們不但比較接受你的拍照, 還會拿手機猛拍你, 連問也不問你一聲(普遍不說英語, 大概認為說了你也聽不懂吧).

IMG_2699x600
我們的司機先生, 庫德族人, 溫和且友善, 優雅且熱情
他稱我為"my brother!".







IMG_2858-2x560b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1542px)
在清真寺裡上繪圖寫生課的女大學生
攝於星期五清真寺, Esfahan(伊斯法罕), Iran


雖說什葉派教徒在拍照上比較熱情相與, 但是通常那是一群人起鬨膽子跟著大才比較活潑. 問題是你想照的人未必都處在一大群人裡面, 單獨邀請, 被拒的機會也很多, 這邊分享一點tips:




For 拍攝女人
願不願意拍照其實不用問, 你用眼睛觀察就知道答案, 八九不離十. 友善或是熱情回看的通常是會同意的, 只要你有禮貌的探問. 閃躲或是給白眼的大約就是另一種答案了. 需要技巧性的approach則是屬於灰色地帶的人, 這些人會回探你的眼神, 但是帶著保守, 或者她的身邊有男性的伴侶, 或者她是跟她的母姐妹一起外出(很多都是這種狀況), 這時, 她需要"同意你拍照的藉口". 有幾點可供參考:

1. 如果你有女性的伴侶或是孩童老人, 問她(們)是否願意一起拍照, 通常都會答應, 合照過後要求獨照就顯的自然, 她們的家人也往往樂觀其成, 有的母親看到女兒在鏡頭前一朵綻放鮮花, 還會高興的眼帶淚光!
2. 不要冷落她的親友或是伴侶, 這是基本的厚道, 也會讓女主角免於尷尬. 別忘了, 她需要她身邊的人的support才能夠輕鬆的站在你的鏡頭前, 而你只不是個過客.
3. 穿著越鮮豔華麗的越有機會答應你的邀請, 反之包的越多的機會越少. 所謂鮮豔華麗不是用我們的標準, 我觀察的有幾個: a.頭巾顏色不是黑色, b. 頭髮露出的面積到耳際之上, c. 高跟鞋的高度越高越好, d.年紀較輕.
4. 身邊有父兄或男性伴侶, 也要徵求他(們)的同意, 在伊朗男性可以替女人拒絕你.
5. 保持微笑永遠是最好的邀請.

幾件事情需要注意:
1. 尊重別人說不的權利, 尤其是語言不通的國家更重要!
2. 他們說"不"的身體語言跟我們稍有不同, 我們是搖手說不, 他們則是把掌心向外放在臉旁邊、頭微低, 乍看好像點頭同意, 我曾經弄錯過一次, 留意這點差別.
3. 回教所有的國家男女之防都很嚴厲, 公車上男女座位是分開的. 合照的時候男性與女性合影可別把台灣藉機搭肩摟腰的惡習帶去, 別說回教女性不會接受, 別忘了這是有宗教警察的國家, 代表捍衛著保守勢力, 台灣跟伊朗沒有外交關係, 最近的辦事處遠在杜拜, 出了誤會或是狀況極可能你半年內都無法離境.(這是fact, 不是我的猜測!)
4. 出口要求對方獨照最好不要太沒照像的本事, 很多人讓你拍完會要求當場要看, 可別在大美女面前出醜, 萬一出來一個曝光不對, 照的對方一臉黑, 你當場的表情就會跟上面那張博物館的鹿一樣!
5. 要是照的好呢....千千萬萬記的別舉大拇指誇獎任何人. 這手勢在伊朗就是XX娘的意思, 眾目睽睽之下別人應你的要求拍完了, 你還得意洋洋笑嘻嘻的給她一記XX娘, 不拿折凳此起彼落的圍毆你才怪. 別指望當地的導遊會救你, 說不定他還會加一腳. 稱讚的手勢類似我們說OK, 問你的導遊吧.



IMG_3113x600
依瑪目廣場食品店店員, Esfahan(伊斯法罕), Iran
他像不像影集"慾望師奶"(Desperate Housewife)第一季裡跟那個名模師奶打得火熱的園丁?





For 拍攝男人
拍男人比較單純, 有幾點可供參考:

1. 尊重別人說不的權利, 尤其是語言不通的國家更重要!
2. 他們說"不"的身體語言跟我們稍有不同, 我們是搖手說不, 他們則是把掌心向外放在臉旁邊、頭微低, 乍看好像點頭同意, 我曾經弄錯過一次, 留意這點差別.
3. 回教所有的國家男女之防都很嚴厲, 清真寺入口男女是分開的. 這裡的男人都被訓練壓抑的很沉穩內斂, 除了少數活潑的大學生, 男人是遠遠比女人更不敢向觀光客表達熱情的. 所以如果女性的遊客看見超級大帥哥, 別在那邊搔首弄姿了, 他只會低頭偷笑不會過來找妳的. 妳要給他藉口, 最好的藉口就是直接去找他.
4. 如果大帥哥身邊有女性伴侶或同性夥侶, 別冷落人家. 除了一點基本的應對進退, 別忘了這是非常保守的國家, 有些女人會因為這樣大怒拂袖而去, 所以你最好有點八面玲瓏.
5. 軍警是不允許拍攝的. 但是這幾年觀光客很稀奇, 你客氣的詢問我相信同意的機率非常的高.
6. 再保守的國家也有壞人.




當然, 我相信誰也不會沒注意到伊朗的小朋友有多麼可愛. 各個都是英雄美人胚子. 而且由於民族性使然, 小朋友特別不會吵鬧, 活潑卻不吵鬧! 疑!!...我應該考慮收養一個.
IMG_2718x560
波斯小女孩, 很害羞, 老爸鼓勵了一會才讓我拍照, 一同意讓我拍照就亮出那晶燦雙眸! 等著20年後顛倒眾生.
攝於Shiraz(色拉子)某公園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1024px)


IMG_2552x560
柏斯波里斯(Persepolis)向遊客兜售口香糖的小孩



IMG_3675x560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1025px)
School boys, 攝於德黑蘭格列斯坦皇宮博物館外




接著介紹色拉子的柏斯波里斯(Persepolis)-這是伊朗全境最重要的世界遺產.
跟當地人打招呼時, 很多人會問你是否去過色拉子, 其實就是問你有沒有去過柏斯波里斯. 這是他們非常驕傲的古跡, 這裡是波斯帝國的發源地, 也是波斯帝國最鼎盛時期的國都.
IMG_3223x560
這是波斯帝國宮殿柱子頂端的裝飾
攝於德黑蘭國家考古博物館 (當然啦, 館內沒有閃電, 閃電是用後製做的)


色拉子位置圖:
Iran_map2




IMG_2649x560
柏斯波里斯(Persepolis)一座大門雕飾(又見拜火教的圖騰)
**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2048px)




IMG_2584x560
柏斯波里斯(Persepolis)石柱上端的雕飾, 壯極威猛
(Photo taken by our Iran tour guide Mohammad Gavidel)




IMG_2656x600
柏斯波里斯(Persepolis)石柱上端的雕飾



柏斯波里斯(Persepolis)是大流士一世大帝(Darius I, the Great)所建. 大流士平定紛亂的波斯, 建立了橫跨亞非的大帝國, 東由阿富汗, 南到阿拉伯、衣索比亞、北印度, 西到北非, 北到多瑙河. 大流士的行政手段非常卓越, 為了行政命令可以很快的傳遞到波斯帝國的角落, 他整建著名的波斯御道(The Persian Royal Road), 每隔一段距離就設立驛站, 信差快馬接送, 大流士的命令在七天之內就可傳遞2500公里, 而這是2500年前就發展而成的事情, 大約是中國的戰國時期(大約啦, 我懶的細算). 而柏斯波里斯就是波斯帝國的首都, 自然也是波斯御道網路的一個重要端點. 古代有帝王向幾何學元老歐幾里德請問學習幾何的捷徑時, 歐幾里德就回答:"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geometry." 意思就是補習費還是要按期繳納的意思, 因此流傳千古.

西元前500年, 大流士統治的波斯帝國如日中天, 開始向歐洲擴張, 首當其衝就是希臘城邦, 包括馬其頓、斯巴達、希臘等國. 西元前490年, 大流士派遣10萬大軍乘600戰艦攻向希臘, 結果在馬拉松之役(the Battle of Marathon)慘敗. 繼位的薛西斯一世(Xerxes I), 在西元前481年派"行軍時地表如地震般震動"的龐大軍隊登陸希臘北部, 攻打斯巴達, 斯巴達國王雷奧尼達(Leonidas)(希臘文意"誕生於獅群")無法取得掌控出兵大權的神棍同意, 私下帶了300壯士在地形特殊的溫泉關大戰波斯大軍, 斯巴達人驚人的戰鬥技能震動整個地中海, 傳頌千年. 300壯士這部份可參考我在一月寫的[推崇] 2007最佳影像電影:
300-01
(Picture from official web site of the Movie: '300')

波斯帝國接二連三的入侵, 引發希臘眾城邦的團結, 接下來發生一次大規模的海戰與陸戰, 希臘都是以寡擊眾, 以管理與制度見長的波斯人, 並未意識到希臘斯巴達的社會結構已經是專業分工的社會, 希臘軍隊都是職業軍人, 每個人都是戰鬥菁英, 斯巴達人更是追求戰場上的"beautiful death", 基本上對打架這檔子事情已經算是走火入魔, 而波斯帝國的百萬大軍大多數是由農夫工匠等part time打雜, 硬被拉去發一根茅就站在隊伍前面, 遇上強敵只是鬼吼鬼叫的烏合之眾. 兩次大敗後波斯帝國元氣大傷, 到了西元前334年, 亞歷山大崛起, 開始帥軍東征要拔除波斯這個大患, 亞歷山大大帝兩次大敗波斯大軍, 然後循著大流士的波斯御道攻進波斯的心臟柏斯波里斯, 波斯帝國於是滅亡, 大流士絕沒想到歷史的演變如此殘酷.



IMG_2567x2048
柏斯波里斯(Persepolis)一座大門雕飾
點此閱覽大圖(Height 2048px)


IMG_3207x600
點此閱覽大圖(Height 2048px)
攝於德黑蘭國家考古博物館


IMG_3211x600
點此閱覽大圖(Height 2048px)
攝於德黑蘭國家考古博物館


IMG_3217x600
點此閱覽大圖(Height 1700px)
攝於德黑蘭國家考古博物館


IMG_2592x560
柏斯波里斯(Persepolis)一座大門雕飾
當年波斯帝國鼎盛, 各國使節從這個門下經過朝見進貢大流士, 看了這個門心就矮了半截.
這個門我照的很遜, 但有點非戰之罪, 我最屬意的角度逆光嚴重, 唉~~
**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1280px)


IMG_2604x560
**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2048px)

後來亞歷山大一把火燒掉柏斯波里斯, 據說燒了十天十夜.

IMG_2303x560
波斯帝國的創始者君魯士大帝(Cyrus II)墓, 相傳亞歷山大兩度經過時下馬致意



歷史講多了, 來講一點生活上的東西...

IMG_2780x600
可口可樂在伊朗有授權生產, 這就是波斯版可口可樂





IMG_3527x400
這大概是公認旅行全程最好吃的一餐, 伊朗風味羊肉料理, 用餅皮包著吃







IMG_3298x560
天然氣井, 攝於奧華茲往蘇薩途中, 車內拍攝







IMG_3329x560
恰高占比爾神殿, 天空烏雲翻騰, 半個多鐘頭後就下起像綠豆大的冰粒, 有說是冰雹, 有說是雪霰, 又急又密, 傾盆而下, 滿地冰粒跳動, 打在身上全身做響!







IMG_3172x560
貝殼刻畫的藝品, 攝於路邊商店櫥窗


IMG_3181x560
伊朗到處可見的藝品(Enamelled copperware)


IMG_3150x560
伊朗到處可見的藝品(Enamelled copperware)

IMG_2962x560
伊朗到處可見的藝品(Enamelled copperware) (縮小後有點模糊不清, sorry!)


IMG_2961x560
伊朗到處可見的藝品(Enamelled copperware) (縮小後有點模糊不清, sorry!)




IMG_3411x550
伊朗的高級柴油價格: 165 Rial/公升 (最下方那個液晶)
1美金=9000~9200 Rial, 所以相當於一公升約0.0181美金, 以30元台幣換算, 等於一公升高級柴油價格是0.54元台幣. 對照現在台灣的售價是27.5元, 暈! 等於不用錢!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德黑蘭滿滿都是汽車, 油太便宜了!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伊朗國內線班機班班客滿, 這一兩年機票售價還刻意被政府拉抬過, 否則根據Lonely Planet出版的IRAN一書, 機票的售價用"ridiculously cheap"來形容. 他們搭飛機跟搭bus似的.







IMG_3044x600
** 點此閱覽大圖(Height 2048px)
攝於伊瑪目廣場, Esfahan(伊斯法罕), Iran







IMG_3027x560
點此閱覽大圖(Height 1280px)
攝於伊瑪目廣場, Esfahan(伊斯法罕), Iran








IMG_3036x560
**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1280px)
攝於伊瑪目廣場, Esfahan(伊斯法罕), Iran








IMG_2965x560
廣場邊的畫 (這張是我自以為拍的不錯的照片, 跟伊朗招牌那種自以為很帥的帥類似)
攝於伊瑪目廣場, Esfahan(伊斯法罕), Iran







IMG_3647x500
著名的波斯地毯, 收藏/拍攝於德黑蘭地毯博物館
波斯地毯為何名氣響亮? 不是什麼織工織法, 每次去地毯聞名的地方要聽那些打幾個節繞幾個彎我就聽的睡意橫生, 波斯地毯有名是因為它會飛! 君豈不讀一千零一夜?







IMG_2788x560
攝於哈糾橋, Esfahan(伊斯法罕)







IMG_2776x560
清真寺內的門板雕飾
攝於Seyed Alaedin Hossein Holy Shrine, Shiraz(色拉子)





IMG_2821x560
教堂門口上方畫作, 這用色amazing!
攝於聖塞蒙英國國教教堂, Shiraz(色拉子)





IMG_2829x600
點此閱覽大圖(Height 1024px)
教堂門口走廊上方畫作
攝於聖塞蒙英國國教教堂, Shiraz(色拉子)


註: 聖塞蒙英國國教教堂的內部才真正漂亮, 但不許照相.



女人在伊朗
女人在回教國家裡, 從西方或是我們的角度看去, 總是充滿爭議. 她們不得露出頭髮脖子, 上衣的長度必須超過臀部甚至到大腿中間, 有些回教國家甚至要求她們在外只能露出眼睛. 英國去年就曾爭議要立法禁止在英國這樣的穿著, 因為很多人覺得有人靜悄悄的坐在身邊, 只露出幾乎不可辨識的目光, 像是綑在布袋裡, 令英國人毛骨悚然. 她們似乎很少從事工作, 生活在一夫多妻制合法的國度, 對我們來說, 簡直像是個不可思議的謎.
IMG_3630x560
伊朗的女人, 攝於車上


如果抱持著我們的生活經驗與價值觀來解讀伊朗或是回教世界的女人, 是絕對無法客觀的理解的.
IMG_3387x600
上面寫著: "WOMAN MODESTLY DRESSED IS AS A PEARL IN IT'S SHELL" (應該是ITS SHELL才對)
攝於但以理之墓, 蘇丹尼葉, Iran


與很多國家相比, 伊朗的女性擁有更多的權利與自由度. 根據Lonely Planet出版的IRAN一書, 伊朗的女性可以進入議會、允許工作、可以駕駛、投票、擁有財產. 回教進入伊朗之前, 波斯原本是個很開放的國度, 古蹟中有很多男女調情的壁畫, 女人大膽展露性感, 馬上騎射, 宮廷吃喝宴樂.
IMG_2908x600
** 點此閱覽大圖(Height 2048px)
圖中壁畫描繪一個波斯女子獨自騎馬到野外, 脫去上衣與鞋襪, 勾引路過一名男子(不過身材相貌甚差, 連男子所騎的黑馬都吃了一驚, 我要是那位男子一定表情如博物館的鹿一般, 然後快馬加鞭絕塵而去)
攝於四十柱廳, Esfahan(伊斯法罕)


但性別在伊朗法律與法規的差異還是存在的. 宗教警察會逮捕或舉發穿著不當的女性, 根據Lonely Planet出版的IRAN一書, 回教革命後女性如果露出髮束會受到鞭韃. 女性通姦則會被處以石刑, 就是用石頭砸死, 即使是被性侵亦然(男性則會被咖擦). 命案的賠償女性只會獲得男性價值的一半, 因為女性很少工作. 未經父親或丈夫的允許, 女性不可旅行. 女人單獨居住是不可接受的, 通常表示這是被丈夫或家庭遺棄的女人.

然而, 我觀察到很多改變, 縱然保守勢力仍舊非常強大, 年輕人爭取廢除性別隔離政策的呼聲越來越高漲. 女人的頭巾逐漸的往後腦挪動, 露出的頭髮越來越多. 年輕的女人不再害怕出外與男性相處, 甚至大方的跟觀光客打招呼, 搶著合拍, 用手拉著我的肩膀把我塞到她們之間拍照, 大聲的跟我們說"I LOVE YOU!", 飛揚如彩虹的向你拋飛吻. 你拍攝她們的時候, 就算是眾目睽睽下的獨照, 她們眼裡那股光采自信, 台北的女孩子況且不如. 波斯人與生俱來的從容優雅, 讓你絲毫不會感覺她們是被禁梏束縛的人. 我們女人披上頭巾覺得悶熱而且耳朵半聾, 她們從小(七歲之後, even更早)就習慣這樣的穿著, 她們喜歡那樣的安全感, 遇上愣頭愣腦的登徒子觀光客像我, 瞪一眼迅速把頭巾變成面紗大步絕塵而去. 她們也想自由自在, 但是家庭的價值與束縛更重大, 她們無法自外於家庭, 對女性最兇狠的目光來自年長保守的女性.

可蘭經說男女是不同的(different), 但有些人會解讀為男女是該有差異的. 所有的宗教都不可能離開人治色彩, 一天也不可能. 如何詮釋經文, 就是人性的考驗. 最荒繆莫過於已經垮台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權, 這個政權不准許百姓聽音樂, 在家裡也不行. 但是今天的阿富汗, 最當紅的節目也是星光大道, 入圍最後幾名的也不乏女性. 我很認同追風箏的孩子書中作者所說, 人要有勇氣檢視手上的價值觀. 我們也該慶幸我們有這樣的機會選擇自己認同的價值, 而更要檢視甚至挑戰現有的價值框架, 並尊重別的民族的選擇.



IMG_3404x600
點此閱覽大圖(Height 1280px)
畫中故事不詳, 可能與酒神有關, 描繪一名女子與酒神的史詩
攝於蘇丹尼葉某餐廳


(下)集預告
塑造今日回教派系的歷史重大戰爭 - 卡巴拉之役
其他讓人忍不住張嘴的清真寺
波斯人的特質
伊朗的基本資料(包含去伊朗的最佳季節)


[心得] 天堂波斯 - 伊朗2008 (下)
[心得] 天堂波斯 - 伊朗2008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