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

[心得] 天堂波斯 - 伊朗2008 (下)

[Best view with 1280px or higher horizontal resolution]

IMG_3563x560-2
懋凡歐莫克清真寺內牆
攝於喀曼夏(Kermanshah)

那時的陽光被雲層遮蔽, 偶而露出三、五秒鐘就消逝, 但我知道陽光透過彩繪玻璃投影在伊朗的清真寺有這樣的色澤, 放棄聽講撐著相機苦等了好幾分鐘...










特別說明
這篇文章裡很多照片經過縮小效果差很多, 部分的照片只有觀看大圖才能真正觀賞細節, 但是大圖下載時間較長, 因此我在部分照片的"點此閱覽大圖"前面加註兩個**, 如果看見"**點此閱覽大圖", 代表MUST SEE! 就是我推薦一定要看的大圖, 其餘的就看個人喜好.




接著要談驚天動地的卡巴拉之役(the Battle of Karbala)

如在(上)集所說, 回教先知默和莫德的養子阿里(Ali), 都是什葉派回教徒公認的宗教領袖, 阿里的兒子Hussein(胡珊)(或拼為Husayn), 則是這個神聖地位的繼承人. 但是遜尼派的人既已不認同阿里為默和莫德繼承人, 當然也不會認可胡珊為宗教領袖, 甚至爭議越來越烈, 終於在卡巴拉(現今伊拉克境內)發生慘烈的大事.
IMG_3450x600
Hussein的畫像, 攝於伊朗某餐廳.

先知默和莫德以及養子阿里(Ali), 被什葉派尊為合法的宗教領袖, 稱為第一代與第二代伊瑪目(Imam), Hussein(or Husayn)(胡珊)就被公認為第三代的伊瑪目. 在伊朗境內我看不到其他伊瑪目的畫像, 只有Hussein的, 因為他的地位太特殊.... 他在卡巴拉之役被擁護Umayyad Caliphate的遜尼教派軍隊攻擊斬首身亡.

這場戰爭非常血腥, 在Hussein身旁的什葉教徒勢孤力單, Hussein身邊的將士盡皆戰死, 根據Wikipidea上面的解釋, 連Hussein自己都要戰鬥. 此役據傳死傷超過5000人, 被俘虜的共計123人. (想了解這部份一定要點這張圖下方的"點此閱覽大圖")
IMG_3544x560
**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1280px)
懋凡歐莫克清真寺(伊瑪目三世紀念館)牆上彩繪壁磚
攝於喀曼夏(Kermanshah)

上圖放大來看, 上方是遜尼派進攻的軍隊, 右下角有很多蒙面黑衣代表Hussein的家屬, 蒙面代表聖人(Holy Man), 只要是伊瑪目(Imam)的家屬就是聖人, 聖人皆不畫出臉面, 以面紗或是光芒代替.
圖的下方有很多無頭屍體, 那就是戰死被斬首的什葉派將士.
左下、左中、正中間各有一位蒙面的聖人, 如果我沒記錯這三個人應該都是Hussein. 再放大來看:
IMG_3546x600
圖中間是伊瑪目三世Hussein, 抱著他臨死的哥哥. 右下角帳篷內躺著一個頭上有光芒的聖人, 此人就是伊瑪目四世, 卡巴拉戰役時他剛好臥病在床, 逃過大劫.
Hussein身邊眾人皆亡後, 他單槍匹馬殺入敵軍, Hussein的頭在血雨中落下之後, 生還的女人跟小孩都被帶到Umayyad Caliphate國王面前.

消息一傳出, 回教世界震盪. 什葉派教徒搥胸頓足, 齜牙裂嘴, 痛哭流涕, 然後又齜牙裂嘴, 立誓要為伊瑪目三世報此血海深仇.
果然, 如下圖, 什葉派的軍隊出兵追緝殺害Hussein的軍隊, 圖的右邊是什葉派的將軍, 描繪他們抓到遜尼派的兇手軍隊, 殺的殺剮的剮, 連烹帶煮, 痛加報復. (下圖要放大看才清楚)
IMG_3541x560
**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1024px)
懋凡歐莫克清真寺(伊瑪目三世紀念館)牆上彩繪壁磚
攝於喀曼夏(Kermanshah)



這血沉的卡巴拉之役發生在西元680年的十月9號或是10號, 已過了一千多年, 什葉派教徒依舊悔恨無法保護自己的宗教領袖, 他們在清真寺祈禱的時候, 會拿一塊石頭, 跪拜時以額頭碰觸此石 (遜尼派則以頭部直接碰觸地面), 型狀如下圖(也有成長八角型), 這石頭的成分來自卡巴拉一帶的岩石, 就是要永世不忘這一天. 這是遜尼派回教國家看不到的不同之處.


現今兩派已經不再那麼劍拔弩張, 我想仍存有一些矛盾, 但對西方的態度是一致的.





十二位伊瑪目(Imam)
什葉派合法認可的精神領袖稱為伊瑪目(Imam), 就是Leader的意思. 但是從西元600多年到現在只有12位伊瑪目, 因為第12位伊瑪目Mahdi在西元878年在伊拉克境內人間蒸發, 他們相信這位伊瑪目回到人間的那天, 會有先知耶穌(在回教世界裡基督教上帝之子耶穌Jesus是一位先知)陪伴其側, 那日到來的時候, 這個世界會回歸平靜與正義, 而且整個世界都會是伊斯蘭的世界.
什葉派認為只有伊瑪目有資格解釋(interpret)可蘭經. 已逝的柯梅尼死後也被封為伊瑪目, 但是他跟莫和莫德沒有血緣關係, 所以只是類似名譽董事長的那種伊瑪目頭銜.



說到柯梅尼, 這位推翻親美的巴勒維, 發動所謂回教革命的統治者, 在伊朗也是頗具爭議. 年長者認為他是民族救星, 回教法統的繼承者, 但他的紀念清真寺已經蓋了十幾二十年了, 還沒蓋完成, 工程進度拖拖拉拉荒廢著. 因為伊朗越來越多的人覺得他所帶來的回教革命, 其實把伊朗帶回封閉保守的世界, 與西方敵對隔絕, 也帶來貧困與落伍. 巴勒維的時代女孩子在德黑蘭是可以穿迷你裙上街的, 伊朗貴為全球第二大石油藏量國百姓卻只能享有均貧. 他們思量著此人的功過, 雖然到處都是他的照片與當今宗教領袖荷梅尼掛在一起, 但是已經明顯喪失神格化的地位.
伊朗人告訴我, 他們現在最想要的, 是享有更多的freedom.
IMG_3272x460
柯梅尼(Ayatollah Khomeini)的大型建築牆畫像
攝於德黑蘭街頭

柯梅尼去世, 按什葉派規定48小時內必須下葬, 但當時萬民上街阻靈, 捨不得他, 眼看48小時時限快到, 靈柩卻是寸步難移. 結果某個天縱英明的傢伙居然靈光一閃, 建議用直升機把柯梅尼的靈柩空運到安葬地, 大家紛紛一致認同此計甚妙, 果然萬民聚集媒體蜂擁, 仰看柯梅尼空運風光下葬大典. 結果快要下降的時候, 直升機出了某種問題, 柯梅尼的靈柩從天摔落, 砸在地上四分五裂, 遺體摔出在外, 還砸死一些群眾.



再看清真寺.
Esfahan(伊斯法罕)的伊瑪目廣場有兩個很有名的清真寺, 一個是國王的藍色清真寺, 一個是柔特菲拉清真寺, 又稱皇后清真寺. 國王清真寺很宏偉, 但皇后清真寺非常漂亮而且神奇.
下圖是皇后清真寺內部從下往上看, 寺頂圓拱會透一道光下來, 這不稀罕, 神奇的是這道光芒只要太陽出來, 它的角度是不會隨時間改變的! 介紹的內容說圓拱的圖騰如孔雀peacock一般. 我當場看了半天, 哪有什麼孔雀, 連雞鴨鵝也不像, 正準備要開罵....
IMG_2989x560
**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1280px)
柔特菲拉清真寺
攝於伊瑪目廣場, Esfahan(伊斯法罕)

大部分的遊客一開始也看不出孔雀在哪, 還懷疑peacock這個字是不是自己記錯了單字. 看下圖就知道:
IMG_2989UpSideDownx560
把上圖up side down, 看到孔雀了嗎?





另外一個清真寺...

IMG_3581x560
**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2048px)
第六代的伊瑪目的孫子的清真寺的壁飾
攝於蘇丹尼葉古城







IMG_3587x600
** 點此閱覽大圖(Height 2048px)
第六代的伊瑪目的孫子的清真寺的壁飾 (右下角就是陵寢)
攝於蘇丹尼葉古城







IMG_3585x560
**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1024px)
第六代的伊瑪目的孫子的清真寺的頂拱裝飾
攝於蘇丹尼葉古城







IMG_3591x560
第六代的伊瑪目的孫子的清真寺的頂拱弔燈
攝於蘇丹尼葉古城







IMG_3565x600
** 點此閱覽大圖(Height 1024px)
懋凡歐莫克清真寺內牆壁畫
攝於喀曼夏(Kermanshah)

上面這張是兩張照片合成的, 細看大圖就會發現一大堆破綻, 我不打算細修, 連粗修都懶, 重點是內容, 不是這些枝節.
有人曾問我, 如果要照的部份明暗差異很大, 但希望照片都看的清楚, 怎麼照. 我的想法是... 如果差異不是太大, 取中間曝光值, 回來用Photoshop調整勉強可接受. 但是如果明暗差距大到某種程度, 這樣做是不可行的, 因為曝光過度或是嚴重的曝光不足的地方, 細節都會喪失, 不可能靠後製來補救. 上面這張照片也面臨這種兩難, 左下角有窗格的壁畫很亮, 又想要表現彩繪玻璃投影在牆上的彩暈(很暗), 如果左下角曝光正確, 圖片最上方的彩暈就會黑壓壓看不見. 如果上方彩暈曝光正確, 左下角就曝光過度, 亮到完全失去可辨識的細節. 所以當時我就針對這兩部份進行測光, 以同樣的構圖照兩張不同的曝光值, 確保兩部份都曝光正確, 再用電腦合成. 由於是手持拍攝, 合成需要一點技術, 如果當時有三腳架, 合成就變的輕而易舉. 供攝影初學者參考. 有更棒的或更簡單的方法也請分享給我.





IMG_3578x600
第六代的伊瑪目的孫子的清真寺的外牆
攝於蘇丹尼葉古城

上圖是關公當年攻打曹操, 結果迷路跑到西域波斯這邊, 人疲馬困, 想要喝點小菜吃點小酒, 盧了半天當地人只給他一本可蘭經叫關公不要喝酒, 關公掩面頭暈的樣子被畫了下來.
以上純屬胡扯, 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典故, 聽說是以前的台灣團覺得很像關公, 一說大家就哈哈大笑紛紛照相, 我也不落人後.








回教
去了幾個回教國家了, 你說我懂回教了嗎? NO, 如果把我丟進國小一個班級, 要我3分鐘內讓小朋友聽懂什麼是回教, 我行嗎?
我一直不了解, 從我們的觀點, 這樣一個多束縛且嚴格的宗教, 為何會有這麼多人擁抱它, 不管我認不認同, 它畢竟是全球現今第一大宗教.
它宣稱, 它會帶來更好的世界. 我觀察, 某些方面的確如此, 比如說社會犯罪率就很低, 而比我們不如的物質生活, 卻比我們陽光快樂, 從容面對艱苦的環境. 對我們來說, 宗教似乎比較強調救贖, 或是解脫, 回教則更像是一種生活. 我看到的回教徒, 往往虔誠到令人動容. 縱然有部份回教徒到了外面的世界就大肆縱欲狂飲, 但是也有更多的回教徒做得到很難的"慎獨"功夫. 在外頭, 伊朗人對我們外來人好奇的不得了, 進了清真寺, 從來沒有人過來跟我說上一句話.
我們台灣旅客是很愛照相的, 什麼都照. 進了清真寺, 都是下巴一抬, 然後掉下來, 然後拿起相機就開始狂掃. 我ㄧ開始也是這樣, 而且我還八成是最過分的那個. 但是後來我就不這麼做了, 我發現伊朗人很內斂, 不高興不會明顯表露. 他們必定覺得我很無禮. 甚至我聽說女生那邊逛清真寺曾經被一個老太太全體趕出去. 他們會把我當作觀光客原諒我在清真寺的行為, 但是我發現我這麼做, 不但無法了解回教的深沉世界, 急吼吼也照不到好的照片, 只顯得自己輕挑無禮, 絲毫不尊重別人的聖地. 於是我進清真寺的時候, 我學會把相機的鏡頭蓋上. 我向靠近我並注視我的人點頭致意, 在角落觀察他們, 慢慢的看清真寺的內飾. 這時候, 開始照相, 十張之內就覺得滿意, 而且贏得友誼.

照像, 有時候反而矇蔽了我的眼睛.





IMG_2029-2-2
星期五清真寺內雕刻維護清真寺的男人
攝於Yazd(亞茲德)




IMG_2478x560
**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1024px)
**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2048px)
某某清真寺(名稱忘了)
攝於Shiraz(色拉子)





IMG_2484x560
點此閱覽大圖(Width 1024px)
某某清真寺(名稱忘了)
攝於Shiraz(色拉子)




IMG_2914x600
** 點此閱覽大圖(Height 1024px)
壁畫, 阿巴斯(Abbas)大帝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交戰
攝於四十柱廳, Esfahan(伊斯法罕)


阿巴斯大帝(Shah Abbas the Great)是薩非王朝(Safavid Dynasty, AD 1502-1736)最鼎盛時期的明君. 首都就設在Esfahan(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古波斯文就是"軍隊"的意思, 代表有很多軍隊駐紮於此, 後來逐漸形成都市. 阿巴斯想恢復波斯帝國的榮耀, 擊敗鄂圖曼土耳其與印度等國, 在藝術上有很高成就, 他的國都伊斯法罕, 在十六世紀法國詩人以"Half of the world(世界之半)", 來形容Esfahan的繁華盛世, 因而名噪世界. 市中心的伊瑪目廣場(Meidan Imam)是全世界僅次於天安門廣場的第二大廣場, 被列為世界遺產. 要逛這個廣場, Lonely Planet有兩天跟四天的徒步行程幫讀者規劃, 可見端倪. 它的建築與藝術是伊朗的古文明最耀眼的寶石.





IMG_3265x600
玻璃燈具, 西元10th世紀
攝於德黑蘭水晶及陶瓷博物館



好幾千年前波斯人就會製造玻璃, 透明的彩繪的都有.



IMG_3257x560
玻璃香水瓶, 西元11th~12th世紀
攝於德黑蘭水晶及陶瓷博物館







IMG_3628x560
計程車, 攝於德黑蘭, 車上拍攝
車牌顯示正港的"阿拉伯數字", 世界通用的1,2,3...是印度數字, 去印度玩的時候印度導遊大力更正這個觀念, 到伊朗的時候領隊大聲疾呼泰姬瑪哈陵是伊朗人設計的, well.... very interesting!






IMG_3677x460
團體裡活力充沛的老先生, 被熱情的小朋友包圍爭相照相
攝於德黑蘭






Welcome to IRAN!

Lonely Planet出版的IRAN裡有一張照片, 一群頭戴白巾的小女生在鏡頭前開朗的笑著, 照片的圖說寫:"Experience the friendly openness of Iranians in Tehran". 到了伊朗, 才發現這根本是輕描淡寫, 她們鮮少看到外國人, 看到遊客簡直是瘋狂, 沒錯, 瘋狂!
她/他們很快的拿出相機, 拼命猛拍, 我們的人也拿相機, 批哩啪拉互拍成一片, 然後沒相機的小朋友大叫: "pitch me pitch me..." (picture me的意思), 亂繃亂跳, 還會互搶鏡頭, 尖叫大笑, 把你團團圍住, 每個人都在尖叫, 我完全聽不見我說的話... "Hello! Hello"..."Where are you from?"..."What's you name?", ""Pitch me! pitch me!"....三五個人同時在自我介紹... 瘋狂到最後"I LOVE YOU"就出籠, 有時候我還要幫她們注意免的被警車撞到.

在那邊有數不清的人跟我說過: "Welcome to IRAN". 可是請相信我, 那些樂到歇斯底里的小朋友如果跟你說: "Welcome to the Earth!", 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你在他們眼裡跟外星人一樣稀奇. 雖然是陳腔濫調, 但是我建議你還是選好你的回答, either是: "Hello my friend....i come in peace.", or "I will kill you ALL." Just kidding.


直到伊朗, 我才知道當金城武是什麼滋味, 唉....

註: 到那邊, 如果你想低調, 女性可以用黑色包的跟當地人類似. 但是如果你希望體驗他們的熱情, 你就不需要模仿她們, 盡量的用自己的色彩, 自己的綁法去包裝自己. 有時當地人會嘲弄妳, 會笑話你, 別理會就好. 吸引人的就是相異之處, 相同的穿著打扮誰感興趣呢?







Are you Chin?
到那邊, 很多人會問你, "Are you Chin(清)?" Chin就是中國人, 字音源自清朝. 如果問你, 你要回答是或不是呢?
我不知道你要怎麼答, 不過我到目前為止, 還沒發現台灣團有人會回答Yes, 不管政治立場為何. 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 也許算是少數不分藍綠的吧.








IMG_3707x560
遠處排隊的小朋友
攝於德黑蘭


IMG_3715x560
遠處排隊的小朋友
攝於德黑蘭


IMG_3390x560
(可能是)庫德族的小朋友, 需要當地大人的指揮才能乖乖照像, 而不會全體衝向我
攝於蘇丹尼葉









波斯人的特質
* 優雅. 從老人到小孩, 從女人到男人, 從白領到藍領, 就是天縱優雅
* 由天. 凡事不強求, 60分的努力, 其餘天決定.
* 一團. 幾乎從不排隊, 都是擠成一團, 但也不大會插隊
* 敬老. 我在飛機接駁車上讓座給當地一位老人, 有三四位男士遙遙向我點頭
* 樂觀. 凡事樂觀看待, 有時很陽光, 有時不懂得要有plan B! 有時實在太樂觀, 你看柯梅尼...唉呦, 暈!
* 狡獪. 別讓伊朗人溫柔敦厚的舉止給完全矇蔽.
* 散漫. 有時三樓等是四樓(跟G, 1F無關), check-out旅館key-card沒歸還也不知道, 班機很少準時




IMG_3135facts
攝於三十三拱橋, Esfahan(伊斯法罕)


去伊朗如果不是春天, 當地人會要你春天的時候一定要再來. 聽說秋天楓葉也很美, 所以春秋兩季最適合, 我去的算是冬末, 是最醜的時候, 哇哈哈哈哈哈, 照像普普拿到免死金牌!




IMG_3835x460
波斯Canon店, 攝於德黑蘭/車上
(不是刻意構圖如此, 照的時候車子忽然煞車了!)





IMG_3659x450
波斯遊覽車的助理休息室







IMG_3756x516
波斯少女, 攝於德黑蘭







IMG_2705x560-2
波斯瓢蟲, 攝於色拉子某餐廳戶外餐桌


這也是波斯, 那也是波斯, 反正都是波斯!


IMG_3839x560-2
一張海報, 攝於德黑蘭機場海關檢查站之後 (但願上面寫的不是"笨蛋! 禁止攝影!")
以此照片為我的天堂波斯 - 伊朗2008做封印.




這真是個美如天堂的國家. 我的朋友90分曾說...旅行的意義, 在發現生命的美好. 我的此行更單純, 我尋訪古波斯, 卻找到真正的伊朗. 旅行的意義, 有時可以回歸到學習的初衷: understand.





資料來源:
* IRAN, 4th Edition, ISBN 1-74059-425-8, published by Lonely Planet
* 世界遺產協會雜誌 - 波斯文明大旅行
* Wikipedia
* 旅行團領隊與導遊


[心得] 天堂波斯 - 伊朗2008 (上)
[心得] 天堂波斯 - 伊朗2008 (中)

14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拍的很專業,不管是神韻還是角度都是專業。

ryanImage 提到...

感謝!
可惜我沒有用照片換取利潤, 所以"專業"兩字對我有點看的到吃不到.
不過我很appreciate你能注意到"神韻"與"角度", 不管夠不夠專業, 這是攝影人用心的所在, 能被注意到特別高興.

匿名 提到...

這些照片好像是會出現在宗教文學著作裡~也許可以寄給雜誌社,比如"世界地理雜誌"^_^

ryanImage 提到...

其實如果有旅遊雜誌想介紹伊朗, 又不嫌棄, 我倒是樂意分享. 我對那裡的印象很好, 如果有機會, 很高興能為他們的真面貌"make difference"... 台灣真的有太多人對伊朗不僅是不瞭解, 甚至誤解了. 我們都接受美國的論調, 有時可能把國家/政權/百姓混唯一談.

匿名 提到...

"照像, 有時候反而矇蔽了我的眼睛..."
這句話敲到了我的心!
曾經有一次帶著DV跟相機去旅行,第一次擁著這些科技兵器出遊的我,走到那裡都在拍,巴不得把DV/相機用三秒膠秥在眼眶上。回國後,卻忽然有種空虛的感覺...
一張好看的相片或一段有趣的影片固然可貴,但永遠不會比看到的種種刻在心版上帶來的感動。
我後來強迫自己養成習慣,先用心欣賞,當腦中浮現"好美"的讚嘆時,才是該拿起相機的時候。

ryanImage 提到...

哈哈哈, 看了你的留言, 才發現i am not alone. 我每次跟團出去旅行, 其實發現最精采的人事物常常是在bus上看到的, 從看見到消失幾乎都是短短2秒鐘不到, 拿起相機幾乎不可能來得及瞄準, 遑論構圖. 我常常興起一個念頭想要把相機用個什麼膠帶黏在臉上.

也許, 另外一種可能是...沒照到的感覺都最精彩.

匿名 提到...

經朋友介紹來看你的照片
果然是名不虛傳~
照片很美~
說明又很有趣
有沒有打算出書呀~呵

馬克斯 提到...

Dear長官:
總算看完了,好豐富的....不管是照片或是介紹!

很好奇很多資料是事前功課做足呢?還是事後拍完回來才查找的呢?

ryanImage 提到...

Dear 安仔,
您客氣了. 要出書我恐怕還得跑兩三趟把最美的春秋兩季入鏡, 再加上唸點書才行吧:D

ryanImage 提到...

Dear 馬克斯,
資料絕大多數是出發前惡補的, 回來選好照片後, 再上網查詢一下闕漏的部份, 或是加以求證細部的資料.
我的玩法不像多數人東奔西跑, 我都集中在那一帶出沒, 東張西望久了自然知道的東西也累積一些, 平常看電影看新聞也會對這些地方多一點關注吧.
可能第一次接觸中東國家會覺得我寫了不少, 不是我客氣, 我寫的真的很簡略, 因為我的布洛格定位在影像相關, 而非遊記或日誌.

如果有人計畫這樣的旅行, 波斯是人文宗教藝術歷史很豐富的國度, 不妨早做功課. 領隊第二天就嘲笑我是他帶的所有伊朗團裡"最不用功的客人"! 他說的是真的!

匿名 提到...

捨不得中途停頓,終於一口氣看完了這三篇“心得”。下次出外旅行,都要向您學習.....




Leon

ryanImage 提到...

太厲害了吧, 一口氣看三篇, 我自己看了都頭暈想吐...

跟我學習啊...不容易喔...我這種"吃得飽飽, 裝的傻傻"神功, 要有點天賦才學的來的, 哈哈! 別鬧了.

Thanks anyway~

Unknown 提到...

嘩,真得喜歡你的照片!加上你寫的三篇短文就把我推到Iran去,我本來擔心一個人獨遊Iran的,看了天堂波斯後,我決定一闖,過幾天申請visa,請多貼你拍的照片,讓我先來個pre-trip吧!THX A MILLION!

ryanImage 提到...

謝謝你!
但我覺得我似乎有義務要提醒你, 伊朗目前畢竟還是比較人治的國家, 語文溝通上也頗多障礙, 文化價值與習俗禁忌多有不同, 單獨出遊還是要謹慎為先.

預祝你順利, 平安, 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