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每一個跟我討論拍攝的單眼相機新手, 都抗拒使用閃燈, 這當然是過往使用的經驗, 或看見閃燈人像作品之令人眼睛與鼻孔同張之故. 閃燈的技術細節其實很少, 閃燈的說明書或書籍介紹閃燈操作的章節都薄薄一本, 但這領域知易行難, 需要不斷的實驗與練習、需要細心的觀察、一點點寡廉鮮恥、以及夠大顆的心臟.
[分享] 怎樣用閃燈在室內拍出自然的照片 II 這三張, 使用的概念與 原來 (上)(下)兩篇前文都相同, 這三張的重點在給有興趣的新手知道, 適當的使用閃燈, 不僅可以拍出比較自然的人像, 還可以把毫不起眼的室內空間, 轉換成一般人無法想像的光場, 魔法般的操控背景光彩, 為整張照片產出截然不同的質感.
這裡不談如何打光如何調整...等細節, 我不夠資格教學, 這裡要表達的, 不是招, 是意.
[關於色彩校正]
色彩管理, 不少人望之生「畏」, 非但沒有奢華的幸福, 還令人想到滿清十大酷刑, 尿遁開溜. 但隨著工作筆電年紀漸長, 抱怨我的影像顏色太重的聲音漸多, 逐漸明白這是一條必經之路, 抱著把雙手伸進嵌滿子彈蟻的手套(南美洲某部落儀式)的心情, 去搞了色彩校正器, 進入悲慘世界.
抱著整型的興奮與期待的心情, 安裝設定並進行了螢幕校正, 興高采烈啷噹現身, 大吃一驚, 竟然整的眼歪嘴斜, 整個螢幕色彩偏黃, 不用甚麼精密儀器測量, 本來該白色的影像都黃的像榨菜一般, 當場吐出一口鮮血, 支撐著到網路上翻箱倒櫃, 但找到的解決方法都不適用我這個校正器的版本, 經過不斷修改設定, 追蹤檔案, 開機關機, 終於給我摸到一條生路, 終於白色又是白色, 不再染黃.
這下又再次興高采烈, 啷噹現身, 心想這下終於書同文、車同軌了吧, 沒想到慢慢發現, 從不同的 application 開啟圖檔, 顏色居然"校正"的不同, 例如從 Photoshop 檢視圖檔, 跟從 IE、從檔案總管、從Windows 相片圖庫、從 Adobe Bridge、電腦桌布, 顯色都 不 一樣, 原本至少整張臉還歪斜的表裡一致、江湖一統, 現在整型整的眼歪嘴斜, 而且各自走鐘, 上下左右各歪各的, 再次噴出一口鮮血, 色彩校正之後我的色彩世界竟然崩壞.
在我找到方法拯救這個崩壞的世界之前, 我先學韋小寶左腳反復、右腳清明, 到處愣頭愣腦, 串門子看螢幕, 至少先確定我以前的螢幕的確有老化、色彩淡化的現象(難怪有人說我顏色太重! 因為從我電腦上看都風輕雲淡), 且黃色淡化最為嚴重, 就用現有的"校正"頂著先. 即便如此, (1)所說iPad等設備之顯色, 遇黃加強太重相較之下仍是如此, 不建議用那些設備流覽本篇. 人眼看景看物, 不會太在意色溫差異, 但人眼看膚色, 卻非常敏感, 這可能是基因上讓人判斷人種或健康狀態的一種本能.
如果有比較確切的結論, 也許再另篇整理色彩校正的心得, 失血過多要療傷去..
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分享] 怎樣用閃燈在室內拍出自然的照片 II - (2)
這一張光線的打法又跟(1)不同, 由於室內燈光通常不太強, 閃燈出力也不用拼命, 因此當模特兒靠近淺色牆壁(畫面右側), 牆壁反彈的光線有時就足以成為主光之一, 這並非在快門開啟前可以預視, 所以有這樣的觀念是控光的重要常識. 這張照片的光源有四組, 拍法頗類似商業攝影, 派對尾牙吃飯最好不要搞這套, 因為要在各式各樣的光現場所控制這麼多閃燈, 即便是很有經驗的人也需要不少時間, 問題是沒有人知道你在忙甚麼, 很快的就會失去耐性, 你可能飯吃一半, 還被罵笨蛋.
背景的選擇跟打光其實一樣重要, 從(1)、(2)就可以看出只差一點點角度, 整張照片給人的色彩基調就會不同, 而這個色彩基調在大腦會影響對肌膚顏色的詮釋, 也影響衣著顏色的協調性. 在公共的室內空間, 遷就現場的光線條件, 你未必有背景選擇權, 只是身為人像的攝影者, 不能認為一律大光圈把背景模糊就了事, 有時差一點點角度, 整張照片優劣立判, 決定曝光成敗在光學, 但決定高下的, 是美學.
2013年1月14日 星期一
[分享] 怎樣用閃燈在室內拍出自然的照片 II - (1)


2013年1月12日 星期六
[小啟] 部落格更名 Blog Renamed

經過漫長、苦悶且世界末日不成功的2012, 2013開年, 我決定將小站更名(事實上已經決定了好幾年), 從原本「Ryan 的影像筆記」, 更名為 「Ryan 的影像研磨所」(Ryan's Imagepresso), 使用一個英文字 "Imagepresso", 這是由Image + Espresso 合併而來的自創單字, 更名的動機有幾個原因: ** 網誌名稱叫做什麼什麼「筆記」實在多如雪花, 每次看見都有撞衫之感, 這世界上有三種人最厭惡跟別人相同, 一個是股票投資客, 二是藝術從事者, 剛好我兩者皆是; 第三種是彩券頭獎得主(參見金凱瑞主演的王牌天神) ** 部落格的實質內涵早脫離「筆記」性質許久, 也不願用「筆記」來做為不成熟影像的藉口, 但將來還是有可能展示實驗性質的作品 ** 正如義式研磨咖啡Espresso, 用壓力萃取出crema, 我對這個部落格有同樣的要求, 放上來的作品可以苦澀, 不許平凡, 可以失敗, 不許淡而無味. ** 這裡入選的作品, 可能是從500張甚至1000張選出, 這是對自己施加的壓力, 寧願產出少少幾盎司, 也不願酸薄一整壺, 以往每年規定自己的目標是超過52篇, 以後將會減少 ** 這裡有「影像」, 或是相關的文字, 沒有「照片」. 攝影分兩大類, 一是記錄, 二是創作, 其間的差別, 在快門按下的瞬間, 前者停止所有的思考, 但後者才剛開始. 我對記錄毫無興趣, 對無意義的後製也是, 未經處裡的影像在這裡叫做偷懶或是自大, 無關是非, 只在觀點. 因此, 未經「研磨」的影像, 不會出現在此, Facebook生活照的讚, 請留在facebook ** 自創單字總不會再撞名了吧?! 是嗎? ** 我喜歡喝espresso. (上圖: Canon EF 28mm F1.8)
2013年1月4日 星期五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