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utilus01](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355/3255562845_f3def22704_o.jpg)
Canon EOS 5D Mark II 拍攝的影片靜態畫面
Canon EF 100mm F2.8 Macro
ISO 1000
有色彩校正與銳利度調整
鸚鵡螺 Nautilus, 又稱龍宮貝. 據說已經這副德性活了四、五億年, 演化改變極少. 寫文章介紹鸚鵡螺, 一定就要講它是活化石, 否則觸法得拘役或併科罰金, 所以鸚鵡螺是活化石.
當想到鸚鵡螺時, 腦海裡的刻板印象是沒有肉的螺旋空殼:
![](https://tbn0.google.com/images?q=tbn:WMncUfVkP5NPbM:http://content.ndap.org.tw/upload/dc/plan119/FRIM00618b.jpg)
圖片來源: Google查詢「鸚鵡螺」之圖片
原尺寸圖片來源: 中華民國數位典藏計畫, 作者吳全橙
所以草包如我第一次瞪眼瞧著鸚鵡螺活生生的在眼前游來游去的時候, 還以為遇到外星人, 看到水族箱旁立個牌子寫此乃鸚鵡螺時, 不免自恃博學、嗤之以鼻, 「鸚鵡螺怎麼會有肉呢?」 後來讀完那個立牌眼前一黑就暈過去了.
![Nautilus02](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383/3256393184_304477dd1a_o.jpg)
Canon EOS 5D Mark II 拍攝的影片靜態畫面
Canon EF 100mm F2.8 Macro
ISO 1000
有色彩校正與銳利度調整
悠悠醒來之後, 發現我去拍的時間是三更半夜, 水族箱沒有開燈, 只有靠稍遠處斜邊已經收攤但還亮著燈的攤位的可憐微光, ㄧ測光: ISO 1000的情況, F5.0, 快門只有1/5秒, 肉眼看水族箱是昏黑的. 這就罷了, 沒想到已經在睡覺的活螺化石ㄧ隻隻屁股朝外, 動都不動; 唯一ㄧ隻輪兩四衛兵哨(半夜兩點到四點)的活螺, 游的還真是快, 還游個沒完, 螺居然會游的這麼快, 不都是有如蝸牛嗎?(**)
這下可好, 拍起來張張模糊, 雖說已經啟動5D Mark II 高ISO降噪功能, 色彩與顆粒性還不至無法接受, 不過被攝物體移動產生的模糊, 活螺在世也難以普渡化解. 而我又被管理員勒令限時出境(只給我兩分鐘拍照), 無法等這位游來游去的活螺先生/小姐體力不支稍事休息, 只好龍戰於野使出絕招--使用5D Mark II 的 Full HD品質攝影movie功能, 用錄的, 回家再篩選抓取still frame(註), 哇哈哈哈哈哈哈...看你往哪裡跑~
5D Mark II, 讚!
註: 5D Mark II 攝影的video格式是*.mov, 可用Apple Quick Time, 或者Canon內附的ZoomBroswer EX軟體播放, 這兩種都可以直接輸出為靜態照片, 但是色彩以螢幕播放時為優, 所以我採用抓取螢幕方式存檔.
![Nautilus03](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400/3256393562_37c6c8d9cb_o.jpg)
Canon EOS 5D Mark II (這張是照片, 不是影片單格)
Canon EF 100mm F2.8 Macro
ISO 1000
有色彩校正與銳利度調整
鸚鵡螺只在部分海域生存, 台灣附近海域也是棲息地. 鸚鵡螺應屬保育類動物, 而且生存於數個大氣壓的水深條件, 不應該也不容易被私人飼養.
鸚鵡螺可以把空氣打入居住的殼, 來調整浮力, 這似乎是潛水艇最初的靈感, 很多國家的潛艇命名為「鸚鵡螺」, 著名的小說「海底兩萬里」裡的潛艇就叫「鸚鵡螺號」.
「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第20章也提到, 鸚鵡螺體內的完美比例: 「...每圈螺旋直徑與下ㄧ圈的比例..」, 是1.618, 也就是
我對數字悟性不高, 但我這人生性浪漫, 根據我精密的觀察, 鸚鵡螺長這個樣子, ㄧ定是五億年前一樁亂點鴛鴦譜造成的, 靠~!根本就是蝦頭螺身, 完全見證當年ㄧ隻龍蝦與ㄧ球海螺的不倫之戀, 每隻掠食者看到它都笑到沉魚落雁, 或者根本認不出這是熟悉的食物, 因此繁衍的五億年, 不倫戀變成一段佳話.
![Nautilus04](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523/3255563151_224fd44f44_o.jpg)
Canon EOS 5D Mark II 拍攝的影片靜態畫面
Canon EF 100mm F2.8 Macro
ISO 1000
有色彩校正與銳利度調整
以上純屬胡扯, 想多了解一下鸚鵡螺, 可參考Wikipedia上面的解釋: 鸚鵡螺 維基百科
** 「鸚鵡螺」中文名稱容易產生誤導, 其實鸚鵡螺與魷魚、章魚等比較接近.
.
9 則留言:
Full HD錄影好威吶~~~
不過"「...每圈螺旋直徑與下ㄧ圈的比例..」, 是1.618, 也就是圓周率兀."這句話似乎有些問題,1.618是黃金分割比例吧? 圓周率是3.1416,Google了一下,找不出二者的直接關聯性,莫非是筆誤?
感謝大師提醒, 我弄錯了, 應該是PHI: the Greek letter Φ,φ = 1.618, 不是兀!
哈哈哈哈....好好笑呦~~ 在哪兒看到鸚鵡螺呢?
北宜高速公路(國道5號)的石碇休息站裡, 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一直都會有那個水族箱. 從北二高(國道3號)接北宜高, 進隧道前就要靠右車道, 一出隧道石碇休息站就在右邊出口, 車多的時候有可能切不過去. 石碇休息站是全台唯一一個不在高速公路上的休息區, 到達前發現自己下了高速公路別吃驚.
你這回的照片帶給我ㄧ種詭譎的神秘感,尤其那頭巡弋小鸚大到離奇的眼睛,在你鏡頭下,畫面流洩出有如科幻片的迷離瑰麗。
果
鸚鵡螺眼睛的比例的確驚人. 繁衍了四五億年更是令人吃驚, 其中經歷了許多次的生物大滅絕, 還能存活, 光是個"億"字就讓人驚嘆.
多奇特的生物, 希望不要在我們的世代消失.
我今天才在石碇認識牠...看模型很難理解牠真的存在嗎...查鸚鵡螺資料查到你家~ 哈
好美喔!
說的是螺還是我呀? 哈哈, 就當作是我好了: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