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山苦瓜"大家都知道那是攝影加上後製, 但事實上怎麼完成的可能超過很多人想像, 對我來說, 與其說是攝影, 其實比較像是繪畫, 是憑空想像的創作.
山苦瓜是野生的苦瓜, 是在松青超市買的, 一盒4小條21元, 照完了還可以炒菜煮湯, 從拍照的角度來說, 等於免錢! 除了顏色鮮豔, 外型有趣, 切開裡面更是讓人驚喜, 喜歡照Macro的人可以嘗試. 不過好像有季節性, 不是四季都買的到的樣子.
圖像中的三條苦瓜, 其實都是同一條. 在拍照之前, 事先就已經想好要怎麼安排最終的畫面, 就三個不同的角度照了三張, 這部份沒有什麼, 之前照Cartier手錶的伎倆就足以應付. 圖像中的背景才是難度所在, 它是由七張照片合成的, 其中六張是我照的照片. 拍完山苦瓜的外表之後, 我把山苦瓜切成小丁, 山苦瓜外表有綠有黃, 中心種子卻是鮮紅, 由這三個顏色組合出背景的主要底色, 排成方塊拍照變成色彩原稿, 到電腦上加以"繪畫", 才成最後完稿所見的背景顏色. 所以也可以說, 圖畫的主角是山苦瓜, 背景也是山苦瓜.

山苦瓜切丁, 然後故意模糊焦點的方式來拍照
背景除了山苦瓜切丁, 還有我浴室的地磚, 天花板的油漆紋, 一幅不知名畫作的局部天空, Klimt名畫Kiss的左下角長方塊等, 有興趣知道更詳細的可以看底下[技術細節]section.
攝影早就不是我的興趣了. 創作才是更寬廣的天空.
攝影, 在按下快門的瞬間, 創作已經結束, 任何試圖去更動都是舞弊. 而創作的workflow, 在按下快門的時候, 才開始. (Conceptual design might start much much earlier, though.)
我把布落格與圖片放在國外的大站, 而不選國內知名的業主, 不是不愛台灣, 而是放眼全世界, 看更大的舞台, 得更大的啟蒙. 這張圖片的靈感, 其實也來自我所加入的群組, 他們精采的作品, 給我很大的震撼與啟示. 我苦思近一個月, 怎樣創作一個主題簡單, 背景是帶有材質性的古典色彩的作品. 我也在群組裡發問, 可惜得到的答覆是鴨子聽雷的西班牙文. 我試圖在LAB colorspace(色彩空間/色域)尋找答案, 幸運的在學習LAB模式的原理時(靠~ 1800大洋原文書, 硬梆梆啃斷我三根大臼齒!)讓我真正更懂得色彩到底是什麼, 我只用了LAB的入門知識, 就可以創作與我先前大不同的色彩. 人生如夢, 只是我的夢開始嚐試用不同的色域描繪.
[技術細節]
以下紀錄一部份的技術細節, 但是恕無法從最基礎的step by step細講, 因為所牽涉到的範圍可能就足夠寫一本書. 有興趣的可以私底下交換看法.
我的構思是前景三條苦瓜, 背景要典雅深邃, 中心明亮, 底色是亮黃(這世界上沒有暗黃這種東西), 四周逐漸暗沉, 右上角帶墨綠色, 左上角帶紅橘色, 還要帶有材質的粗鄺刻痕, 且表面要凹凸分布, 顯得光影的起伏烘托那個氣氛.
因此, 先準備一張空白, 填入亮黃, 中心往外漸暗:

黃色漸層底稿
然後準備材質的部份, 我選用浴室的地磚跟天花板油漆的痕路:

浴室的地磚

天花板油漆的紋路(轉成黑白灰階)
接著就是色彩的部份. 我要的綠紅黃剛好山苦瓜都有, 所以就把山苦瓜切丁, 排成長方塊, 然後故意用模糊焦點的方式來拍照, 取其色彩而棄其形:

山苦瓜切丁
真實環境的色彩, 在色彩相互之間的轉換會非常的平順, 所以如果只用上圖來套色, 結果跟攝影看起來沒什麼兩樣, 而我要的, 就是不要看起來相同(阿不然是吃飽太閑?), 所以我拍攝一張200元不知名小掛畫的局部天空, 在不同的色調位置上拍兩張:

不知名掛畫的局部天空1 (安排套色在成品的左上角)

不知名掛畫的局部天空2 (安排套色在成品的右上角)
為了讓中間上方地帶轉換比較平順, 我再套用Klimt名畫"Kiss"的左下角:

Klimt名畫"Kiss"的左下角
上面三張的功能就是打亂自然色彩的分布, 並且製造一點點類似油畫紋理的感覺. 但是光是這樣, 光影的凹凸還不夠明顯, 原本的計畫是由浴室的地磚帶來這樣的光線感覺, 但是浴室的地磚表面起伏不夠大, 所以算是選材錯誤, 應該尋找建築外牆的石壁. 為了補強這樣的效果, 我再複製圖層, 模式選濾色, 並手繪圖層遮色片, 來加深凹凸的感覺:

然後放上三條山苦瓜, 轉進LAB模式調整一下曲線, 就成了beta版:

Beta版有個大問題, 看起來似乎還好, 可是背景色調太強烈了, 似乎滿溢了出來 (這裡放的小圖可能因尺寸縮小而不明顯). 如果沒有學LAB, 我可能搞不清楚問題在哪裡, 用LAB模式控制色溫色調變的很直覺很簡單, 所以我做了在RGB模式幾乎不曾做過的事:

我居然把曲線拉成這副德性. 我這麼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背景往冷色調移動, 果然就是我要的那種比較機車比較典雅的古意色澤滾出來, 按確定、存檔、縮小、貼圖, 拍板!

完成圖
以前使用Photoshop, 都是想要加強對比, 深化顏色, 但今天在LAB卻學會在顏色的色調上退讓, 換取另一種空間.(註1) 這次最大的心得, 就是宮本武藏雪夜決鬥三十三間堂之後, 京都名妓吉野藏匿武藏的那段(註2)... 吉野把琴剖開, 告訴武藏一個大道理, 要"弱一點". 也許直到今天, 我才真正體會出一點點深意.
註1: 並非一定要LAB才能做這樣的事情, 別的色彩模式也可以辦的到, 只是LAB更為方便直覺.
註2: 源自「宮本武藏」, 吉川英治著, 譚繼剛譯(那是我覺得最好的譯本, 可惜應該已經絕版)
4 則留言:
啊哈,原來這道菜叫做「ryan的苦瓜炒苦瓜」~~~
應該是「苦瓜涼拌苦瓜」 :D
哇哩勒~~,誰知圖中瓜,粒粒皆辛苦!
其實還挺好玩的, 哈哈!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