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中世紀俄羅斯人結婚的民俗囍盤, 把新娘畫在餐盤上做為擺飾
Bridge's portrait on a decoration disk for new wedding in the middle ages
攝於 隱士廬博物館(冬宮), 聖彼得堡, 俄羅斯
Shot in the Hermitage Museum, St. Pertersburg, Russia
Canon EF 24-105mm F4L
旅行中參觀精采的博物館是幸福, 而能在世界第四大博物館裡面合法的拍照, 則是奢華的幸福. 位於俄羅斯第二大都市聖彼得堡的隱士廬博物館(冬宮), 與法國羅浮宮, 大英博物館,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齊名. 這次急著去俄羅斯, 就是因為(室內)開放拍照的地方隨著俄國經濟漸漸茁壯而日益稀少, 例如東正教的教堂內部, 博物館等.
俄羅斯一些著名的室內景點開放拍照(閃燈當然是嚴格禁止), 但是要收取攝影費用, 以我旅行的經驗, 收費的越有拍攝價值, 雖然不是百分之百, 有些還是因人而異(審美/興趣). 腳架的使用是"想都不要想"的, 除非你有特殊管道申請. 因此我行前還特別加強手臂的重量訓練, 才能在博物館內感受到狙擊手扣板機前的寧靜與不知不覺, 只不過這種美妙的感覺只維持了15, 20分鐘, 可拍的實在太多了, 手開始發酸發抖, 如果相信相機廠商廣告防手震(IS, VR...)在這時候能有幫助的人, 大概也會相信市售食品是很安全吧.
這裡不乏名家之作, 如 Raphael 拉斐爾, Caravaggio 卡拉瓦喬, Vicent van Gogh 梵谷 等等, 我這個外行的卻特別鍾愛第一張照片裡的彩繪, 當然我也對第二張照片那樣的拜占庭風格的宗教畫非常著迷, 以往逛博物館美術館只能匆匆忙忙亂看一氣, 現在可以用2000萬畫素的相機拍回家慢慢細賞, 甚至可以輸出成家裡的牆上畫飾, 不必在市場上屈就解析度低, 對比甚不正確的數位複製畫了.

攝於 隱士廬博物館(冬宮), 聖彼得堡, 俄羅斯
Shot in the Hermitage Museum, St. Pertersburg, Russia
Canon EF 24-105mm F4L
隱士廬博物館鎮宮之寶, 應該是兩幅達文西的畫作, 其中之一是下圖. 博物館裡拍照難度其實超過我的想像, 燈光的反射, 窗戶自然光的的干擾, 更別說有些還會加玻璃罩, 冷暖色燈混搭, 遊客久占有利位置不走等等, 都會形成嚴重問題. 在這裡拍照, 穩如射手還不夠, 不能只會按快門, 需要具備相當程度的美學觀念與後製技巧, 現場才能判斷甚麼可拍, 甚麼看似無望卻可放心拍下. 這次經驗, 算是自己給自己上了一課.

Leonardo de Vinci. Madonna and Child (Litta Madonna)
攝於 隱士廬博物館(冬宮), 聖彼得堡, 俄羅斯
Shot in the Hermitage Museum, St. Pertersburg, Russia
Canon EF 24-105mm F4L

Leonardo de Vinci. Madonna and Child (Litta Madonna)
攝於 隱士廬博物館(冬宮), 聖彼得堡, 俄羅斯
Shot in the Hermitage Museum, St. Pertersburg, Russia
Canon EF 24-105mm F4L
達文西這幅畫, 處理起來戰戰兢兢, 生怕有損甚麼原作的細節, 還特別比對館方出版的官方博物館畫冊, 確定大致無誤, 除了色溫之外[註1]. 這裡提供的細節紋理已經超過現場所能細看的了(聖母髮部的頭紗除外, 因為反光喪失顏色與細節), 更別說原尺寸的RAW檔, 因此我相信這張照片可以做為一個負責任的記錄, 不輸親眼所見. 但為了辨別是否從我這裡翻製拷貝, 我特意留了一個瑕疵在照片上, 請勿任意複製使用.
隱士廬博物館其實不等於冬宮, 而是冬宮的一部分. 冬宮興建於伊莉莎白女皇, 後來繼位的凱薩琳大帝, 收納了(有三種說法[註2])富商收藏的歐洲名畫200多幅, 因而在原有的冬宮旁興建博物館來收放(其實就是御用畫廊), 後來國力強盛, 收藏越多, 不斷擴建, 到今日所有走廊加起來有20公里, 館藏300萬件作品, 名列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
[註1]
達文西這張圖的色溫, 與官方出版的畫冊相比, 膚色的色溫以官方出版的較黃. 考慮整張圖片的主要色調是藍色跟紅, 膚色的主要功能在光線氣氛, 因此我在LAB colorspace選擇在藍色跟紅色做白平衡的標準, 而非黃色(膚).
[註2]
三種說法: 1. 皇家收購, 2.富商捐贈, 3. 用畫抵皇債
[註3]
首張的新娘囍盤因為家家如此, 並不算罕見的古物, 但若以相貌而論, 不知為何都頗為中性, 這盤收藏在博物館內的可說是畫工相當細緻的, 除了頭髮外也是雌雄難辨, 當初寫稿時我還不知這種盤子的典故, 且以為畫中是個男子, 故用做大頭貼, 現在知道差點笑翻, 也懶的改了, 將錯就錯, 卻也吸引很多俄羅斯的讀者, 他們大概也笑翻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