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特寫] 我的小菊花 (4)
[註]
有友人反應這張照片從某些電腦上看起來太暗, 在某些電腦則不會. 除非每個閱讀者都先行螢幕校正, 否則我還找不到辦法避免這樣的狀況, 傳統使用的Value scale也沒有細緻到可以精準的比對兩部螢幕在亮度對比上的差異. Windows 7上有內建螢幕校正的軟體, 但我也不敢指望將來有多少非熱衷影像的user會知道怎麼使用那部分的功能. 暫時我舉白旗投降, 如果覺得這張照片怎麼黑漆漆的, 請暫時調亮螢幕的亮度試試看.
一般來說, 使用LED當TFT-LCD螢幕背光源的顯示器似乎都沒問題, 這類型的顯示器通常比較明亮, 且對比強烈. 傳統的液晶螢幕, 或是在辦公室長時間工作的工程師螢幕, 因為避免眼睛疲勞乾燥, 會把螢幕亮度調暗一些, 都可能會使顯像比較暗, 若覺得照片晦暗不清, 請暫時調高螢幕亮度, 再調回原先習慣的狀態, 謝謝! 等我改天開攝影展的時候這問題就消失了, 目前攝影展預定在2012年之後舉辦.
.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特寫] 我的小菊花 (3)
If I didn't care.... would it be the same?
Would my every prayer.... begin and end with just your name?
And would I be sure that this is love beyond compare?
Would all this be true..... if I didn't care for you?
(part of the lyrics from If I Didn't Care, a song in the movie Miss Pettigrew Lives for a Day)
.
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特寫] 我的小菊花 (2)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菊花聽說源起於中國, 傳到日本, 然後各自發展, 然後又互相配種, 結果就搞出一大堆品種, 後來傳到歐洲, 就更不可開交, 族繁不及備載! 菊花盛開於農曆九月, 中國在重陽邀友賞菊, 菊花切枝後花型耐存, 日本的插花花道裡菊花就扮演很重的角色, 不信的話你可以插一朵夜來香試試看隔天有沒有人誇獎.
有些比較野性的菊花在台灣長年開花, 有些則只有秋末開一開然後冬眠去睡覺, 還好花期都還有一段時間, 不用像追櫻花、楓葉那麼緊張, 適合我這種動作慢吞吞, 心情急吼吼的獨居老人來欣賞拍攝, 而且我這人逆境商數又差, 萬一千里迢迢跑去國外看, 竟然沒看到, 一定拿起屠刀, 普砍眾生, 殺人如麻 ...
Flickr上有很多拍菊花的精采大作, 上去之後打入"Chrysanthemum"就可以查到很多, 大家互相切磋切戳一下, 找靈感, 求進步, 這次先秀個3張5張, 以後有機會好好的拍菊花, 立誓成為菊花王子, 不過如果有天跟model 自我介紹說: "我擅長拍菊花", 對方一聽大概就嚇跑了.
談菊花網路上有篇文章還不錯, 有興趣可以參考: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
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
[特寫] 我的小菊花 (1)
哈, 這個標題乍看還有點嚇人, 大概會有人以為我等那隻蛾等的快瘋了, 玩起素人自拍自娛的嚇人把戲, 不過說真的, 如果真有攝影師自拍「真正的」小菊花特寫, 那難度還真是如上青天, 攝影的技巧若非如火純青, 想拍的清楚還真不容易呢, 更別說要拍的"出色", "動人". 言歸正傳, 本來想弄個甚麼"採菊東籬下"的雅緻標題, 後來想想自己人窮志短, 一隻俗辣, 還是用個貼近自己氣質的標題好了, 莫驚莫驚!
拍菊花在東亞是個很popular的subject, 很好笑的是...拍菊花的文章, 跟談鸚鵡螺(Feb.,2009, [紀錄] 鸚鵡螺 Nautilus)的文章一樣都有一句固定的驚嘆語, 凡鸚鵡螺的文章一定要說:"鸚鵡螺是活化石", 講菊花的文章好像依法必須驚嘆: "原來菊花種類有這麼多!" 所以我在這邊要說: "原來菊花種類有這麼多!" 我在台北101的Page One書店還看過整本講菊花的書, 種類真是多到眼花撩亂, 所以請別問我上圖是甚麼菊花, 花市老闆娘跟我說過, 我天縱英明過耳即忘, 網路上也查不到, 反正8盤100塊, 我買6叢算我80.
這菊花當初看中就是花朵的顏色非常特別, 圖中所顯示的是陰雨天下拍攝的花朵原色, 完全沒有任何調整, 包括明暗. 這是50D的呈像, 色彩逼真, 色階演繹自然生動. 拍攝花卉時我經常會面臨要選擇陽光日還是陰天的兩難, 有陽光的時候成像對比強烈活潑, 比較容易有吸睛的作品; 但陰天花朵顏色自然飽和又不失真, 也比較少局部過曝的風險. 至少避免在烈日下拍攝應該是不會錯到哪裡去的.
[技術]
在Macro攝影中, 前景與背景的對比是很常用的吸睛手法, 但陰天拍攝, 這對比往往不夠強烈, 甚至背景本身的對比就有點遜色, 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小方法, 可供初學者參考. 透過RAW處理軟體, 例如Canon的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 在單張圖片的編輯視窗裡, 開啟Tool Palette, 裡面有個Level 圖, 如下圖, 將滑鼠點在Level 圖左側, 往右移動, 但不要一下子往右移太多, 可實驗看看在各種位置放開滑鼠, 觀察效果.
這樣做的目的是擠壓整張照片暗部的對比, 事實上整張照片的對比都會被擠壓, 但暗部的影響會比亮部顯著很多. (至於怎樣才可以完全不影響亮部, 屬進階方法, 這邊暫不說明). 以本篇的圖片為例, 當Level 的圖形被調整成上圖的位置, 從下圖左(Before)右(After)就可以比較出暗部(背景)的對比被強化了.
這個簡易的方式適合前景比較明亮, 而所要調整的背景比較深邃的照片. Photoshop Element雖然也提供類似曲線的調整介面, 但是只能用滑桿操控亮暗部, 我比較喜歡在RAW的階段就先對亮部暗部的輸出作好初步的控制, 而非輸出成JPEG了才開始調整. (Photoshop也可以調整RAW檔, 但是在調整過程中顯色很古怪, 我用不慣).
.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其他] 公司員工合照(2)
My EF 70-200mm F2.8L Lens
Canon EOS 5D Mark II
Canon EF 100mm F2.8 macro
Table's color temprature: 10000k
(續上集) 公司人事鬥爭也頗厲害, 管人事除了上篇的EF 50mm F1.2L, 還有上圖中的EF 70-200mm F2.8L, 江湖上的稱謂好像叫做小白. 這兩款鏡頭在人像上堪稱半斤八兩, 原本想做一篇專刊比較這兩款鏡頭可怕之處, 後來想想大多數買鏡頭的人只是志在擁有, 不在照相, 在這邊說太多好像神經病, 凡是問我的意見, 答案一律是: "買就對了!"
這支鏡頭我被問的最多的問題是:
1. 為什麼它是白的
2. 它的焦段為什麼這麼奇怪, 70-200, 前不著村後不巴店?
3. 你怎麼沒有買防手震IS版的小白, 簡直是小白癡!
答案是...
1. 因為Canon認為望遠鏡頭常用於戶外, 例如體育競賽或賽車等等, 白色塗料比較不會吸熱造成變形影響光學品質. (那位甚麼機身大部分都是黑色的呢? 因為黑色看起來比較厲害啦, 這樣就算照的很爛, 一拿這種相機, 大家就紛紛稱讚, 那.....機身就沒有散熱的問題嗎? 這就讓我想起一個讀者文摘多年前的笑話, 有個稚齡的孩子在教堂婚禮中問他的媽媽, 為什麼新娘的禮服都要是全白的呢? 媽媽不假思索的回答: "喔, 孩子, 這是因為這一天是新娘一生當中最快樂的一天! 當然要穿白的, 白色代表幸福、純潔", 那孩子疑惑的問: "那新郎為甚麼穿的黑嘛嘛呢?!" 媽媽說: "這個....嗯....!")
2. 70-200這個焦段的意義, 在定位這款鏡頭為全方位人像用鏡, 85mm以下做為室內人像場合, 135mm以上做為室外用途, 85~135mm之間的焦段, 則做為室外往室內偷拍專用. 為甚麼開端是70, 不是50,60,85? 有兩種說法, 早期Canon變焦walk-around鏡頭是35-70mm, 所以接續焦段有一舊款70-210mm的變焦鏡, 後來出專業版L鏡, 就沿用這個焦段, 為了光學品質的最佳化, 所以只做到200mm, 而非210mm. 另外一種說法是Canon在出版EF 24-105mm F4L這款專業級的walk-around鏡頭之前, 是由EF 24-70mm F2.8L這款號稱「鏡皇」的掛帥領軍, 所以下一銜接焦段就由70mm往後接續.
3. 為何不買有防手震(IS, Image Stablizer))版本的小白呢? 因為有IS的影像品質不如沒IS的, 這款沒IS的小白, 影像品質大概是Canon所有鏡頭裡數一數二的, 更何況價錢比較便宜, 重量比較輕, 故障率比較低. 反正鏡頭只是買來放在乾燥箱的, 防地震還比較實際, 防手震幹嘛勒?
註:
1. 以上純屬胡扯, 這兩篇只是我在苦等很像蜂鳥的蛾出現, 等的蚊子繚繞, 肝火上升, 乾脆亂拍自娛, 濫竽充數填填篇數, 不必當真...
2. DSLR之所以外表常是黑色, 除了"專業"的形象之外, 更重要的是黑色是最不會反射不當的光線到被攝主體的.
.
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
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特寫] The Best Beer of the World
有人說不管旅遊到哪裡的國度, 有三樣東西的味道都不變, 1. 可樂, 2. 啤酒, 3. 麥當勞, 我雖不像很多資深的旅人, 動輒去過50幾個國家, 不過拜全球平坦的物業流通, 只去過20國家上下的我, 已經覺得此話大有問題, 我相信可樂的味道全球一致的說法, 但後兩者就不是這樣, 麥當勞不用說, 材料來源各國不一, 漢堡的內容物也不同, 可以選擇的醬料差異更大, 這些都已經是天南地北了, 更別說同樣的價錢能買到的漢堡尺寸份量差別也明顯的存在, 股票市場裡所說的麥當勞指數因此被我認為是很失真的指標. 更別提炸油品管的制度, 跨國企業的傲慢心態, 讓人吃起來滋味就不同. 那啤酒呢?
我覺得同品牌的啤酒在全球味道也不同, 雖然大廠所使用的啤酒酵母可能品質能夠保持一致, 但啤酒花的原料來源可能不太一樣, 所以口感也會不同. 去過啤酒花產地的國度, 通常他們都會標榜這裡出產的XX牌啤酒比其他的地區要好喝. 另外水質也是差異的關鍵.
這幾年台啤出產的金牌台灣啤酒, 是我喝過的各國有名啤酒裡最棒的, 以前偶爾還要眼巴巴的奢侈一下買瓶海尼根, 回去放冰箱還捨不得喝, 一不小心推到冰箱深處, 再發現已是隔年春暖花開, 早就過期, 只能呼天搶地, 揚言殺人如麻... 現在有了更好喝又更便宜的金牌台灣啤酒(Gold Medal TAIWAN BEER), 就"沒"有一定要海尼根啦!
酒飽飯足, 每天混吃等死, 總是要回饋一點社會, 藉我這網誌還小有點外國讀者人氣, 拍拍金牌啤酒做點置入性行銷, it's the BEST beer of the world! Before you come visit Taiwan, put it in your Must-buy List. Note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TAIWAN BEER, tell your friend/waiter it's the "Gold Medal" TAIWAN BEER you are looking for.
點此閱放大圖 (1980px width)
Gold Medal TAIWAN BEER
金牌台灣啤酒
Canon EOS 5D Mark II
Canon EF 100mm F2.8 macro
Color Temprature: 7000K
其實啤酒的色澤頗美, 加上有氣泡, 杯外還有凝珠, 是個拍macro 的理想目標, 而且拍的過程也不會口渴, 還可以一邊喝一邊拍一邊看球員打假球, 住在台灣多有趣呀!
[技術]
有網友眼尖, 問了個問題挺有趣, 在這裡補充作為註記好了...
這兩張都是拍攝的原色, 一丁點也沒有改變過, 不管是色階、曲線、飽和度、色調等等. 看EXIF資料可發現這是用ISO 50 拍攝的, 因此幾乎沒有雜訊, 色階變化間詮釋的很平滑自然, 這是5D Mark II 的能耐, 重點來了, 有一點攝影know-how 的人應該知道銳利度不是拍攝時要控制的項目, 此時要適度的強化銳利度, 卻不想造成色彩變化, 或是色調分離(色階產生階梯式斷層的不自然現象), 就不採用整張圖片進行銳利化. 我的方式是透過LAB色域轉化, 單獨對亮度(L)色版做銳利化, 其他的都不改變, 就可以保有原來圖片的優點, 只對銳利度做調整.
Photoshop在RGB模式一樣可以做銳利化, 但比起我說的方式, 在這種情況比較容易產生亮/暗點的顆粒感.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