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心得] Abstract Macro Photography


What is the def. of Abstract Macro?

Canon EOS 5D Mark II
Canon EF 100mm F2.8 macro


最近對macro特別著迷, 稍加研究, 發現有兩大支派, 其中一個就是Abstract Macro Photography. 但Abstract Macro的definition為何呢?

有人認為Abstract Macro是透過顏色、光線、材質、幾何線條來表現美感的攝影, 不可含括具體的物體. 但實務上, 卻發現大多數人的認知是有一個灰色地帶, 有得獎的抽像特寫作品, 是拍攝一隻人造青蛙, 青蛙的眼睛與身體反射了抽象的線條, 這樣算不算違背abstract macro的定義呢?

這裡最具爭議的自然是物體在整張照片裡所佔的比例多寡或所扮演的角色輕重, 如果抽象美學在一張照片裡, 扮演最重要的視覺地位, 那就可以被廣義的Abstract Macro所接納, 反之, 就應該歸類在別的範疇, 否則所有具備淺景深的照片都能夠算是Abstract Macro了.

雖然如此, 如果把抽象的範圍, 推展到整張照片的最大, 又分成兩種類型, 一種是焦距清晰的成像, 具有美感的幾何圖形與色彩, 一種是淺景深所帶來的失焦, 所造就的迷濛視效. 像上圖這張, 完全是透過失焦、刻意的晃動、自訂色溫拍攝, 能夠算是abstract macro嗎? 有人十分反對這樣的影像, 認為每張照片都必須有"reason to exist" 存在的理由, 某種程度來說, 我認為也不算完全沒有道理. 日本人的macro風格與西方相比, 更具備abstract macro的特質, 遠東民族藝術推求到深處, 必定要講求境界兩字, 而抽象化往往就成必備的要件. 最近Canon剛推出新的EF 100mm F2.8L macro IS, 推薦的代言攝影師-並 木隆 的作品就頗具抽象意涵, 觀察他的作品, 就發現抽象化的平衡點, 就是影像中仍具有清晰的物件, 但是在畫面中的比例縮小到某種程度, 抽象的美感比重一定要大於等於清晰的物件. 不過說的比做的容易, 取景的難度很高, 試著學人家照, 臨老蹲花叢, 蹲到太陽下山了還是照不出個屁來所以然來, 別人還以為我一直蹲在那裏不知道在幹嘛.



macro macro (700w)

Canon EOS 5D Mark II
Canon EF 100mm F2.8 macro
Photoshop CS3



心情非但不低落, 反而鬥志昂然, 攝影, 又多了一個自我挑戰的新領域! (其實是暗爽又多了添購器材的藉口啦! 哈)

.

沒有留言: